本篇文章2537字,读完约6分钟
李宇嘉
最近,在迄今为止楼市调控效果显著的北京,住房租金上涨现象备受市场关注。
根据信息平台“我爱我家”的数据,年7月,北京租赁住房套月租金为4902元,比上个月上涨2.9%。 根据wind公布的50个城市租赁数据,今年以来,北京的住房租赁水平连续5个月上升。 年7月,北京租赁市场每平方米月租金首次突破90元( 92.33元),比去年7月上涨21.9%。
事实上,抛开春节等季节性因素,有统计数据以来,北京的住房租金几乎呈上升趋势。 除北京外,沪穗深等一线城市也同样呈现出这种态势。 年7月,沪穗深住宅租金比去年同期上涨16.4%、21.6%、29.7%,也是近年来最大的涨幅。
过去,每年7~8月的“毕业季”房租就上涨了。 北京大学学生多,其中大部分会选择留在北京,但是短期内租赁供应灵活性小,自然租金会上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次北京等热门城市房租的上涨,确实也受到了以前“毕业季”的影响。 而且,北京等热点城市的房价居历史高位,楼市调控严格,租房诉求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近年来,北京等一线城市对库存改造、违法建筑等的打击力度加大,京沪等城市“类住宅”的新增供给接近冻结,租赁供给侧减少。
但是,考虑到北京人口持续缓和,公租房等多条线路的租赁供给增加,“租赁”的趋势十分明显,这种供求水平的因素过去也一直存在。 这是因为很难解释最近租金的迅速上涨。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巩固“建房不炒”,是加快培育“购房并轨”住房新制度的关键时期,各地大力发展培育机构规模化租赁等多元供给主体,鼓励新市民以租赁的形式“扎根”城市。
如果说前期房价不合理上涨可以归咎于住房投资属性,那么租房基本上是最现实的刚需,其诉求通常由收入水平决定。
根据国际经验,如果租赁支出超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出租人的生活将面临困难。 所以,即使发达国家不限制房价,限制租金也已成为国际惯例。
年3月,德国议会通过《房租限制法》,将3年房租涨幅限制从15%降至10%。 房东提高超过指导价20%的租金是违法的,出租人有权将房东告上法庭的房东单方面提高50%以上的租金,被视为牟取暴利,将被监禁3年。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呈现一定程度的放缓趋势。 据wind统计,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中位数更能反映出租人的收入状况) )的增长率连续4年放缓,从年的10.3%降至7.2%。
并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房屋租金价格没有下跌过,17年间租金指数月平均涨幅达到3.32%。 其中,租赁人口集中的一线城市,近年来租金上涨非常快,今年涨幅在20%以上。
根据wind数据,即使按套均50平方米计算,目前北上广深商品租赁住房套均月租金分别为4616元、3724元、2652元、3915元,这些城市租赁主力工薪阶层大多不足万元,租赁费用
作为切实反映实际住房诉求的住房租金,逆收入上升、逆政策取向上升,显然需要特别重视,必须分析其背后的深刻原因。
近年来,国家提倡“租购并举”,培养“先租后买”、“以租为主”的住房费用模式。 目前,诉求方重视购房的费用理念尚待诱惑和扭曲,但供给方借助政策东风,迅速行动,明显体现在长租公寓的兴起及其特殊的运营模式上。
目前,长屋公寓公司有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前者以改造整栋出租为主,后者由主要的工作人员“收藏”房屋来源出租。 配套成熟的租赁住宅来源基本掌握在二手房业主手中,因此分散型“储蓄”成为长屋公寓的竞争模式。
年以来,全国相继诞生了2000多家长屋公寓公司,仅深圳就有200~300家。 事实上,一个城市的房子很多,但新的弹性小,高质量的房源更是稀少。 因为获得高质量住宅资源的人,有可能在长屋公寓市场竞争中率先突破,成为头部公司,拥有定价权、收益权。 这正好符合长屋公寓互联网运营下的“投资逻辑”。
因此,长屋公寓在向资本方说明盈利模式时表示,只有长大后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主导权、定价权和盈利权。 因此,市场上的多次融资正是基于这一模式执行的。 首先要争夺住宅资源,争夺有增长红利的“有潜力的住宅区”。 然后,洗牌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成为龙头公司,掌握定价权并盈利。
因此,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争夺有两个租赁平台的房源,将业主的租金勉强估算为只有8000元的房子,最终推至1万元的例子。 按照这种典型的网络风险做法,资本一旦选择了谁,就会打倒竞争者,不让后来者站在活路上,一直下药,直到自己成为头脑的公司。
目前,互联网“烧钱”投资模式在房屋租赁市场非常活跃。 年以来,十几个父母租了公寓倒闭,意味着竞争进入了“领域洗牌”的第二阶段。 由此推断,剩下的公司在资本的支持下竞争争夺房源。
过去,为了对抗出租房屋的价格上涨,出租人要么“联合租赁”、隔断、上下铺处理,要么选择住的地方远离市中心和工作地,要么从商品房搬到城中村,要么干脆远离居住,牺牲了基本的舒适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租赁市场的野蛮增长。
目前,国家正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意在鼓励长期、稳定、低价的租赁供给和诉求模式。 客观地说,长期租赁公寓大规模出现后,一方面租赁供给比较有效地增加,减少了房东诈骗、擅自提高租金、扣除押金等混乱,另一方面,租赁市场秩序明显改变,租赁体验感提高。 例如,长屋公寓配置了适合年轻租客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也很规范和完善。
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市场秩序的改善还是租赁体验的提高,这些“精彩租赁”的诉求升级都不应该基于租金的非合理上涨,而必须考虑大多数租赁人的支付能力。
事实上,在必须在“高房租、好体验”、“低房租、差体验”中选择一个的情况下,大多数租房者只能选择后者,毕竟其他支出(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等)估计也很大。
因此,与近期长屋公寓的“房贷”报道相比,监管机构开始就主要公司进行协商,不得利用融资资金恶意抢注房贷,不得以高于市场的租金和租金提前向房东讨回房贷合同
虽然很难区分是持有房屋还是投资,但是租赁一定是持有房屋的诉求。 作为公共产品,各级政府要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供给规模,对有困难的人的住房问题进行保护,要加强市场化的租金监管,使租金在出租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作者是深圳市不动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对哄抬住房租金的监管必需严于控房价”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