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2字,读完约2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从北京出发
上个世纪初,中国白酒在世博会上无人问津,但中国代表故意打破一瓶白酒,全场洋溢着酒香,世人也了解了中国白酒。 这个故事曾经被传诵为市场宣传的佳话,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入世10年以来,中国白酒出口领域非常惨淡,不足的是推广和宣传。
“外国人嘴里不适合白酒,在外国没有市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剑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这样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中国白酒一直面临着难以“走出去”的困境。 究其原因,乔天明认为,首先中国白酒公司缺乏抱团外出的勇气。 如果所有公司都自己开拓出口市场,风险和资金价格大家都不愿意承担。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真正每年向海外市场出口白酒的国内酒企只有几家。
乔天明告诉记者,领域协会应该在白酒出口宣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领域协会可以整合国内酒企资源,共同“走出去”。
他说,很多外国人喝了中国白酒后,认为中国白酒好喝,外国人普遍体内分解酶的能力比中国旺盛,以外国人的酒量不行,作为白酒出口障碍的观点不成立。
“20世纪90年代很少有人喝红酒,但现在中国的红酒市场发展很快。 这是因为当时外国人在布局时有很多宣传活动。 ’乔天明说,我们现在缺少中国白酒的普及和宣传。 这才是中国白酒难以出现的最大掣肘。
他还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事实上,中国白酒的宣传还不仅仅是出口,世界上大部分酒吧的酒都以本国酒为主,但在我国酒吧几乎看不到白酒的身影。
“喝法只是加冰块,加果汁,其实喝白酒的口感等也没问题。 目前白酒市场多元化的宣传还在加强。 ”乔天明说。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剑南春乔天明:白酒出口少非因口感 而是缺推广”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