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10字,读完约9分钟
经过记者谢晓萍
没有参与过制造,将来也是“不参与制造”的360,但他主张进军高端智能手机。
5月4日晚,在“历时半年的思考”之后,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最终对外宣布了这一决定。 周鸿祎命名为360手机,“360特供机”声称360不参与手机制造,将“特供机”定位为“零利润”、“高配置”的“屌丝手机”。
周鸿祎说自己不敢做手机。 担心自己的APP在其他手机上不再搭载,或者不再搭载,即使支付了进店价格,移动网络时代的“生存价格”也会上升吧。
周鸿祎话语中的逻辑仍然是,从硬件终端路径掌握移动网络门户,不推出360特注机、360,或者失去占领移动网络门户的先机。 而且,需要明确的问题是高端智能手机时代,“定义终端机权”正在从制造商转移到顾客手中,这意味着pc时代360为顾客选择APP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泡影。
“周鸿祎手机的目的不是酗酒,入口也可能只是个幌子。 周鸿祎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移动网络时代新的流量供应商。 而且最低目标是限制雷军小米手机的快速发展。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了这个。
特供机只有合作市场营销
事实上,在pc时代,360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因为windows没有升级,所以变成了满是漏洞的破船。 中国的网络大企业不负责任,为了商业上的好处,用流氓软件的方法在顾客的电脑里偷偷塞私人物品。 然后,周鸿祎独创的360软件“免费+windows破船”的创新模式最终形成了360的成功,统一了江湖。
安全行业一体化后,周鸿祎的第二步是开始介入杀毒市场,用免费的杀毒方法统一杀毒软件市场。 之后,将特征扩展到浏览器上,推出网站导航hao360,一切都有道理。 第4步成功,第5步上市。
然而,周鸿祎试图复制pc时代的构想来撬动移动网络,但移动网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民洪波认为,移动网络时代也与pc不同,单一操作系统( windows )具有压倒性的市场份额,一旦一个恶意软件感染了所有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就会更加普遍。 因此,安全问题在移动网上并不突出,至少目前病毒还不是普遍的问题。
另一方面,洪波认为在移动网络时代,结构更多更复杂,优势关联公司越来越多。 pc时代,操作系统、硬件、软件APP应用是需要专业化的分工,但在移动网络时代,却是“软件+硬件+网络”融合的趋势,苹果、小米手机的迅速崛起、htc、、
“小米上市不到一年就卖出了300万台。 这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将成为周的刺激。 ”中国移动网络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对《每日经济信息》表示,周鸿祎可能希望以某种方式“牵制小米的迅速崛起”。
周鸿祎此前曾表示,高端手机低端化是趋势,根据摩尔定律,cpu、内存、屏幕、摄像头等手机设备的价格将随着性能的提高而下降,所有手机都将成为廉价终端。 因此,“发烧友手机”是一个伪概念。
周鸿祎口中的伪概念手机正是“小米”。 然后,趁此势头炮击小米手机,销售“360特注机”。 在通过长达一个月的口水战后,第一架“360特供机”终于于6月12日浮出水面--tcl旗下的阿卡迪亚ot-986。 但是,周鸿祎将该手机改名为“ak47”,选择与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销售。
7月3日,360特供机再次推出新型---海尔超级战舰,该手机选择国美旗下的网购平台库巴网作为官方销售渠道。 截至7月18日,海尔超战舰预订人数超过33万人。
“360没有硬件基础,也没有电子商务的基因,但营销能力和网络入口流控制是手机制造商和EC平台重视的核心资源。 ”李易说:“在360特注机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阿卡迪亚ot-986? 但是,现在我知道360ak47了。 周先生在做市场营销,现在又来海尔了。 今年年初360个导航网页超过了百度旗下的hao123,库巴网相信也是重视360个部署流量的能力”。
“360特注机的模式本质上是合作营销,是联合营销。 ”李易分解称,“周鸿祎在玩‘小米一样的模式’,凭借强大的营销策划能力,与手机制造商嫁接电子商务资源,4两筹集千斤。”
李先生认为,周鸿祎的定制机价格低廉,具有冲击性,360手机以价格去购买对顾客很有吸引力。 因为这即使达不到周鸿祎期待的规模,也可能阻止小米的崛起,牵制小米。
此前,周鸿祎的死对头金山网络首席执行官傅盛称360特供机为“钉汤”。 傅盛表示,“钉汤”的模式决定于这种合作的不确定性。 诺基亚、htc、三星等一线企业品牌的手机制造商不参加,360只能寻找海尔、长虹等二三线企业品牌的合作。
但迄今为止,在周鸿祎的描写中,ak47是360特供机的第一号,是“第二弹”。 360特注机的第一款应该是“华为闪耀”手机。 在ak47发售之前,社会上也流传着“华为不想与360合作”的新闻。
截止到新闻发布日,360特注机的官网上,“华为闪耀”的状态依然是“即将公布”。
360模式的忧虑
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360特注机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正如周鸿祎所说,360特供机的目的是“瞄准创新,推进高配置、低价手机的大众普及”。 他宣言说:“360不做手机,为了让客户选择机型,压低价格监督维护,一分钱也赚不到。” 但是,最朴素的商业游戏是“没有免费的午餐”,360做特价机是商业的选择,绝不只是做活雷锋。
事实上,周鸿祎很清楚新的流量洼地是移动网络。 如果错过移动网络,360就没有未来。 因为他想打赌。 但是,移动网络的APP和服务更多、更复杂,硬件终端个性化,没有浏览器那样包罗万象的产品。 周鸿祎还能成为新的最大“流量供应商”,复制pc时代的辉煌吗?
据《每日经济信息》报道,年奇虎360上市后,周鸿祎从四方出击,布局移动网络,360手机卫士、360手机桌面、360浏览器、360安全通讯录、手机助手。
一位亲近周鸿祎的人表示,周鸿祎通过“思考半年”可以产生360特供机的想法,也反映出他对360移动布局的不安感。 “整个移动网络让周鸿祎如针毡”。
年10月19日,kik登录app store和android martket后,许多国内企业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年12月,小米科技发布美国聊天,腾讯年初发布微信。 并且,好强的奇虎360也于去年8月29日发表了360封信。 截至去年12月,腾讯微信拥有5000多万客户,其中活跃用户2000万,已经构筑了竞争壁垒。
从年2月开始,360封信正式更名为360安全通讯录,基本上放弃了留言这个项目。 产品名称和主要功能的更改意味着360在移动互联中首次失败。
从360种移动配置来看,周鸿祎的移动构想仍然延续着pc网络时代的桌面门户构想。 通过单一压力、核心APP和软件,迅速占领和扩展台式机,迅速捕获客户和市场,实现“流量控制”,以销售流量和渠道许可实现“流量变现”。
遗憾的是,这些APP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推出360特供机应该说是周鸿祎通过预装软件,切断入口和桌面,实现移动网络流量变化的尝试。 “特供机可以保障360产品的搭载量”。
但是,pc时代的网络游戏法则似乎不适用于移动网络。 对360来说的风险在于,安卓系统只不过是顾客自己定义的手机,是手机上预装的APP应用,如果顾客不喜欢,有被删除的危险,操作系统也有被miui重新填充的危险, 这就像通过联通购买iphone,换成中国移动的卡,避开联通的服务,联通是不可能盈利的。
“这种情况发生后,360无法获取客户流量,也无法获取商业价值。 ”陈志刚表示,从年至今,移动互联网络中以前流传的关于互联网的“入口经济、流量变化”模式尚不成熟,也有可能不存在。
另一方面,过去两年,依赖移动互联强势崛起的产品APP和公司,在大众评价、腾讯微信、本微博等APP应用上,与拥有大众评价这样本地化基因的社区,如地图和语音那样移动互联。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文案撰写人,不是“流量批发商”,但360不占文案特色。
“移动时代”的新玩法到底是什么? 周鸿祎可能还在想。 与其让企业的员工持续焦虑地思考未来,不如设定自己和企业看得见的方向。 而且,在预装的软件中,先占有手机桌面也没有错。 骑着驴看歌本,边走边看,也许是周鸿祎制作360特供机的初衷。
但是,此前有消息称,360已经秘密组织重要的开发团队,稳步开发自己的手机客户界面( ui ),试图通过“客户界面+浏览器+安全卫士”抢占市场份额。
相关主题:从硬件和软件到网络控制的距离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搅局者360:特供机背后的周式隐忧”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