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9字,读完约4分钟
每次记者贾斯汀从深圳出发
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能在市场上领先。
昨天,一家日本媒体报道称,夏普预计今年4月至6月亏损1000亿日元,夏普将裁员数千名员工,出售位于东京的办公楼。
赤字裁员。/ S2 /
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今年4~6月预计出现1000亿日元赤字,为了实现经营重建,日本内外首次采取提前退休等方法,开始考虑裁减数千名员工,出售位于东京的办公楼。
夏普在财政年度出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3760亿日元合并最终损失。 今年4~6月生产电视液晶面板的行业工厂的开工率依然低迷。
截至5月底,夏普在日本国内的员工人数约为2万1000人。
本年度内,夏普将在总部、旗下工厂、营业部门等招募提前退休的人,近期与工会协商。 此外,夏普还计划裁员德国等欧洲地区的事务和营业等部门的员工,这是夏普第一次在国内外实施大规模裁员计划。
夏普于6月8日召开了财政年度经营战术证明会。 奥隆司社长说,夏普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电子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和工厂开工率下降导致的收益恶化。
今年3月底,夏普公布了与鸿海的资本业务合作计划。 然后,将堺工厂运营的子企业的部分股份转让给鸿海集团,决定将其子企业从合并子企业中剥离。 也有人建议将堺工厂生产的液晶面板的约一半供给鸿海,以提高工厂的运转率
现在夏普的时价总额约为3300亿日元,已经萎缩到一半以下。
display search中国区导演张兵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夏普面临巨大损失选择裁员,到了万不得已的危险境地。
“日本的高科技公司实行员工终身制。 夏普此时选择裁员可以说是在实施割肉治疗。 高科技人才是其最宝贵的标定,因为失去了这些人员,在技术行业的主导地位和进步步伐将受到冲击。 ”他说。
产品中没有出海口
市场调查企业npd displaysearch今年早了一点,指出全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减少。 这是自2004年开始跟踪全球电视出货量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出货量从0.3%减少了2.477亿台。
目前,日本三大巨头索尼、松下、夏普都面临着业务亏损的问题。
根据财务报告,截至今年3月,松下的净损失为7720亿日元(约92.6亿美元)。 索尼的净亏损为4570亿日元(约55亿5000万美元),两者都公布了大规模重组计划。
display search中国区导演张兵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夏普的液晶屏产品主要集中在60-70英寸的大面板和高端智能手机触摸屏两个行业,是夏普企业品牌自己生产的液晶屏
“夏普的大面板主要用于高端电视的生产。 这个市场的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首要重视企业品牌和性能。 由于夏普自身的企业品牌不强,其高端产品在面对索尼、三星等对手时缺乏明显的竞争特征。 另外,夏普是一家封闭的企业,因为生产的面板很少主动销售,缺乏出口来销售产品。 ”张兵说。
夏普在中国市场的成绩也违背了强者的意愿。
家电专家梁振鹏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夏普有中国最大的电视、白电、手机三大业务,许多业务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10年,但难以形成集体作战的特点,失去了许多重要的市场机会。
“以白电为例,由于产品线不完善,缺乏多种产品模式,夏普在产品营销时很难多分配价格,企业品牌在顾客中的知名度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提高。 ”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夏普目前国内最好的是电视,销售额进入前十,但在智能电视行业很难进行产品软硬结合,落后于国产企业品牌,无法与三星等国际企业品牌相提并论。
“夏普在产业触觉、产品定位等方面缺乏灵活性,未能及时赶上科技行业的技术潮流。 而且,日本总部对中国区的权利不足也是国内市场失利的原因。 ”。 他说。
/ S2/]富士康的引进[/s2/]
迄今为止公开的资本业务合作副本,鸿海集团在夏普投资669亿日元,取得9.88%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鸿海入股夏普在未盈利的情况下蒙受了巨大的账面损失。 随着夏普股价时隔34年再次下跌,鸿海集团仅4个月,账面亏损就超过100亿元新台币,几乎等于每天亏损1亿元新台币。
对此,张兵表示,通过与鸿海的合作,夏普可以引进“中间出海口”。
“鸿海拥有东芝、索尼、松下等知名企业品牌的组装订单,也拥有面板的自行聘用权。 通过与鸿海的合作,夏普的面板产品有望销往许多一线企业品牌,可以说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件。 ”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模式,面板领域将迎来新的希望。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夏普3个月巨亏1000亿日元 或将裁员千人”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