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冯海超叶书利出生于北京
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通无疑是世界技术类企业的典范,但从商业运营来看,高通模式常常被冠以垄断的原罪。
业内人士认为,高通技术和芯片的研发、支持和销售企业与高通负责技术收钱的经营实体相矛盾。 有礼貌地服务,脸色冷淡缺乏人情的人。
其实,“高性能模式”在市场上一直不是纯粹的中性词。 推崇者将其视为商业史上技术类企业所能达到的新高峰,反对者直接冠以“专利流氓”,表示极大的质疑。
技术开发和许可模式正在讨论中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技术开发和授权为主业的企业在研发投资方面的努力和对新技术普及APP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在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在技术成熟的阶段,基于这种模式的盈利模式可以通过专利壁垒牟取暴利,往往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滥用非法行为。
高通的早期快速发展并不顺利。 cdma技术体系提出时,差点死掉,但一位专家教授认为“不符合物理学定律”。 高通一边依赖研究,一边在无数场合奔走于游说,让美国和其他国家相信cdma的巨大价值。
直到2000年后,韩国市场的初步成功使cdma成为广泛认可的技术体系,高通也借此进入芯片行业,在2g和3g时代引领了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 此外,4g到来之前,高通于2005年收购flarion科技企业获得近300项ofdma基础专利,并于年再次获得designart,进一步巩固了其在4g市场的地位。
其背后,高通清除了无数问题。 高通标准化组织、影响全球无线电频谱的政治因素、知识产权问题、棘手的无线电干扰、供应链问题……
不得不说高通为了实现移动通信标准和技术的领先地位,具有非常强的战术眼光和执行力,做出了巨大的投资。 但是,由于这种技术特征,特别是核心专利垄断一旦成为利润源的主体,往往会破坏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因此,近年来各国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督和管制。
早在2009年7月23日,韩国反垄断部门就向美国高通公司开出价值2亿800万美元的罚单,要求这家手机芯片制造商停止发放歧视性牌照的做法。
许昆林在采访中也表示,发改委曾就制止滥用知识产权问题与其他国家进行过交流。 “相关国家也介绍了他们关注‘专利流氓企业’。 也就是说,一些企业在拥有知识产权后,滥用专利实行差别定价或征收不合理的差别高额费用”。
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莫兰科夫7月24日在被问到反垄断问题时,按照惯例选择了回避。 他说:“高通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lte相关技术的研发,总研发费用超过了100亿美元。 高通希望中国政府支持支持本土芯片产业的措施。 ”
研究开发力下的冲击
许多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高通的相关行为已经影响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年报显示,全年高通公司的芯片和许可费收入共计243亿美元,其中49% (即120亿美元)来自中国。 具体来说,许可业务的收益占总收入的30%,但许可业务的税前利润达到88%,为66亿美元,占高通总利润的近70%。
高通将巨额许可利润辅助芯片产品的研发,加强芯片技术领先,将芯片利润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挤压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利润空和研发投资。 全年高通量研发投资49亿6000万美元,是其主要同行竞争对手联发科研发投资7亿6000万美元的6.5倍。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根据《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经费投入为1064.8亿元,按6.22的汇率计算为171亿美元。 以此为基准,高通的研发投入约占我国计算机、通信和电子制造业总研发投入的30%。
由于对高通芯片的长时间依赖和专利许可模式,中国手机和终端芯片产业的大部分盈利状况令人担忧。
第三方报告数据显示,年华为、中兴和联想的手机利润率分别为1.2%、-0.3%和0.4%,平均值不到0.5%。 相比之下,中国手机公司需要按照高通单方面公布的专利许可费率,将手机零售价的5%交给高通。 这个汇率水平远远高于我国终端公司的利润水平,给公司的价格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采访中,一位数字企业高管坦率地表示,高通不打破垄断地位和商业模式,中国手机和终端芯片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就有可能无法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双面高通:市场的“技术领导者”和“利润破坏者””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