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9字,读完约5分钟
经记者刘灿邦从北京出发
上周五,上海贝岭( 600171.sh )将企业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报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持有的上市公司26.45% )的股份无偿转让给全资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企业),此次权益变动后,华大半导体
此次股权转让,是配合中国电子抢国快速发展IC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推进中国电子与沪市战术合作的落实,整合IC板块资源,调整公司结构和业务布局,加快为中国电子IC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快速发展而实施的内部资产重组计划
华大半导体表示,企业作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业务的统一运营平台,将加快推进产业整合,实现资源集中和业务协同快速发展,促进公司专业化经营,提高盈利能力,推动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快速发展。
加快集成IC业务的速度
华大半导体接管上海贝岭,同业竞争是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据悉,华大半导体管理的南京微盟电子有限企业主要业务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开发和销售,与上海贝岭的部分业务相似,不排除存在同业竞争和潜在的同业竞争关系。
对此,华大半导体承诺不在上海贝岭之外,与上海贝岭的主要业务相同,相似,直接或间接增加构成竞争关系的业务。 此外,与华大半导体获得的上海贝岭主要业务相同、相似、构成竞争关系的商业机会或投资机会均由上海贝岭优先享受。 此外,华大半导体承诺遵循公平合理的大致情况,在最短合理的时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消除同业竞争问题。
另一方面,上海贝岭的业务调整也是摆在新控股股东面前的工作。 上海贝岭位于芯片设计公司,但其年报显示,去年企业集成电路贸易收益1.5亿元,占当年总收益的33.9%。 另一方面,该业务毛利率仅为4.92%,远远低于同期集成电路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对企业业绩带来了显着的拉动。
中航证券在一份调查纪要中指出,集成电路贸易业务所占比例较高,与企业芯片设计型公司的定位不一致,预计将成为未来最先剥离的业务。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根据年数据,上海贝岭约45%的收入来自集成电路贸易,毛利率仅为3.22%,这种情况在年有所好转。
事实上,在芯片业务中,上海贝岭也存在调整后的空之间,其智能仪表芯片(计量与plc ) )业务占很大比重,但在智能仪表芯片出货量峰值过去的同时,相关芯片
中航证券表示,上海贝岭目前的业务还处于中低端行业,毛利率明显低于同类公司的其产品线要向高端演进的途径,很可能是通过自身的研发,再加上外部并购和内部的资产整合来完成。
回归h股资产或a股
作为上海贝岭实际管理人的中国电子主业包括集成电路和关键零部件、软件和服务、整机和核心零部件、新型平板显示、现代电子商务和园区服务五个板块。 目前,这5个业务板块中,除集成电路外的业务板块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实质性的整合。
中航证券过去在大唐科技、清华控股这样的国资集团频繁走集成电路板块之路的今天,优先快速发展的主业板块集成电路的整合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在其他业务板块基本梳理整合的时刻,集成电路板块的走向随之加深和广度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关于上海贝岭将成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板块唯一的资本整合平台的说法,中国电子总经理刘烈宏向媒体表示,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资源是技术人员,目前集成电路业务板块上市企业众多,其整合思路必然与生产资料较多的大型资产企业有所区别 具体如何整合,目前的集团水平还没有定论。”
正如刘烈宏所说,IC业务板块上市企业众多无疑是横亘在集团业务整合面前的大山,但中国电子在集团内部消除同业竞争的行动并未停止,上海贝岭此前剥离rfid业务就是一例。 根据中国电子的计划,资产证券化的方向是一个板块一个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板块的相关上市公司还包括国民技术( 300077.sz )、中电广通) 600764.sh )、中国电子) 00085.hk )、华虹半导体) 01347.hk )等。
对于集成电路业务的快速发展,刘烈宏表示:“未来三年,整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将在巩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自身的同时,抓好产融结合,提高快速发展能力,大幅增加集成电路资产的证券化率。” 目前,我国电子集成电路资产证券化水平在20%左右。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中航证券在报告中指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报告显示,集成电路公司在a股和H股市场估值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削弱了H股资产的再融资能力,特别是在半导体硅周期程度的估值逻辑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环节重资本投入的双重压力下,将H股资产适当转换为a股资产是从中国电子集团水平出发的有利无害的策略。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华大半导体接手上海贝岭 集成电路业务整合提速”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