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5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郭梦仪[/s2/]

山西省汾酒的中国报纸昨天( 8月19日)发表,根据中国报纸的数据,其业绩更糟。 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从43.42%下跌至23亿元,净利润跌幅达到63.47%。 关于利润的下跌,山西汾酒说:“这是营业收入减少的主要系期间内商品销售结构的变化和销售量的减少所致。”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业内人士表示,山西汾酒的现状与目前较强的省外市场和面向全国的核心大单品尚未形成有关。 但是,由于香型的地域限制,清香型无法在南方市场生产。 酒类专家王健在《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中表示:“要塑造真正的全国性企业品牌,山西汾酒需要“借力”浓香型等大众香型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做点什么。”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山西汾酒报道利润下跌六成

根据山西汾中的数据,山西汾酒的营业收入去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减少43.42%,约2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63.47%,实现3.6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山西汾酒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均略有增长,营业收入40.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2%。 净利润9亿8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4%。 全年收益比去年同期减少6.04%,为60亿8700万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7.64%,为9亿6000万元。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年开始的白酒领域调整期,山西汾酒业绩比较稳定,虽然下跌,但跌幅不大。 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可以作为山西汾酒调整期间提交的最差的成绩单。

另一方面,从季节来看,山西省汾酒的业绩下滑速度更为剧烈。 山西省汾酒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该企业营收15.5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4.28亿元,净利润从54.46亿元降至3.42亿元。 今年二季度该企业营业收入仅为7.18亿元,几乎创下山西汾酒近几年一季度的最低,净利润仅为1800万元,比年二季度的2.18亿元大幅下跌92.37%。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山西汾酒除了主要财务数据下跌外,被称为白酒的“利润蓄水池”的预收款也持续下跌。 年上半年,山西汾酒预收款1.8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跌52.36%。

关于严重的业绩下降,山西汾酒解释说,是期间内商品销售结构的变化和销售量的减少造成的。

但是,对于利润大跌,王健认为主力高端产品青花瓷的销售大幅下跌,或者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该报告书中没有明确青花瓷的具体销售情况,但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从8.11个百分点下跌到了69.63%。

经销商的策略改变

对于山西省汾酒业绩的下滑,王健表示,除了大环境的原因外,自身产能快速膨胀和市场萎缩的矛盾,一直无法调和。 另外,由于主力市场山西增量有限,省外市场被一线酒企打压严重,清香型白酒未被全国市场接受,山西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处于被动状态。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王健表示,白酒调整期以来,山西汾酒在流通环节受到很大压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业绩没有下降很快。

但是,这种做法导致流通环节和客户库存高,经销商的放款意愿下降。 一位不愿指名道姓的经销商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省汾酒对任何规模的经销商都是同样的政策,挤压了许多以汾酒为主力宣传产品的大经销商的积极性。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但是,山西汾酒也在改善。 据上述无名经销商介绍,8月15日在汾酒内部“虚假实务恳谈会”上,山西汾酒表示,未来经销商必须重新整理、考核、分级,分为高质量、常规、边缘三大类。 考核等级后,进行相关政策调整,不同经销商实际采取不同的政策。

“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但在王健看来,山西省汾酒省外市场难以扩大的另一个原因是香型问题。 由于清香型白酒只被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市场接受,南方市场对清香型白酒的口感不感冒。 王健说:“山西汾酒可以考虑收购其他香型白酒地区制造商,形成以清香型为主、剩余香型为辅的产品结构,布局全国化市场。”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山西汾酒中报净利大跌6成 经销商策略谋变”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