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5字,读完约5分钟
本网上海12月2日电(记者叶锋、高少华)“移动支付将代替银行卡和pos终端,在3年内完成。 ”日前,在一个论坛上,第三方支付龙头公司之一向天下总裁周晔汇款的观点,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乐观”,但移动支付的标准、执行、安全等各方面都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要替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支付模式还需要时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大战”已经到来。
“3年内移动支付实现三位一体”?
“首先,我想提出未来移动支付将迅速发展的两大担忧。 第一个是手机能否取代银行卡。 第二,手机能代替销售点机吗? 在“新闻服务业(上海)论坛和第四届移动网络产业快速发展高峰论坛”上,周晔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认为,在移动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3年内移动支付、网络支付和在线账单将实现“三位一体”。 “我认为现金的快速发展需要300年,银行卡的快速发展需要50年,网络结算的快速发展需要10年,但是移动结算将取代银行卡和pos终端,在3年内完成。”
周晔表示,今天,许多业务清晰,包括央行发放牌照在内,为网上账单、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 但是再过两年,很多业务就很难区分了。 “所有业务的本质区别是账户型支付还是应用场景型支付,在线支付、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的边界已经很难分辨了”。
从国外的快速发展模式来看,例如在paypal、fdc和谷歌的合作模式下,手机已经可以代替以前流传的银行卡了,在square模式下,手机也可以代替pos机。
美国谷歌公司去年5月推出了手机支付系统“谷歌钱包”。 顾客只需要让高端智能手机通过“谷歌钱包”存入个人信用卡新闻,然后在购物后拿着手机收钱的终端前闪烁,就可以完成打折和支付。 在square模式下,只要使用可以磁性连接手机的读卡器,将卡插在该设备上,就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向后台服务器发送交易数据,付费者可以直接在设备上签名确认收费
移动结算“一统江湖”三五年内没有可能性吗?
不可否认,移动支付是未来的快速发展趋势,但也有逐渐替代的过程。
“3到5年内不可能。 ”。 据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企业总经理孙战平介绍,首先,从央行方面看,从年1月1日起,新发行的银行卡全部为金融ic卡。 其次,从移动网络的角度来看,需要看pos机是如何定位的。 考虑到pos机,请不要把它当成以前流传下来的拉卡设备。 其实,pos机的形态有很多种。 那实质上是专用的收据工具。
他还认为,移动支付从标准制定到具体执行、安全问题等,还需要一个过程。 “将来,一部分小额、远程交易可能会被移动结算所取代,但并不是完全被取代。”
作为专注于手机支付业务的公司,钱袋宝董事孙江涛认为,目前移动支付仍是整体支付体系的重要补充,要替代之前流传下来的支付模式,这条路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易观国际分解师张萌对记者表示,目前移动支付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移动支付技术和处理方案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加以改进,还需要培养移动支付的客户习性、应用市场等。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三位一体”,需要依靠具备nfc (近距离通信)功能的众多pos机和手机的普及,这些还有待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
第三方支付能否主导移动支付产业?
据支付宝( Alipay )统计,11月11日当天,通过手机等无线设备支付的订单数共计近900万件,是去年的5倍,占整体支付的比例提高到8%以上。 “无线支付是未来的快速发展趋势,可能是未来最大的创新点。 但是,无线支付目前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没有说哪家已经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支付宝( Alipay ) (中国)网络技术有限企业副总裁江朝阳说。
在战场上移动的“太鼓”越来越密集,“蛋糕”正在迅速变大。 例如,汇源整合了全球创新的移动支付APP和终端,搭建了“移动移动、移动理财、移动资费”三大行业一体化、移动支付平台。 以移动理财为例,全球汇通平台连接32家主要银行,支持48家基金企业的900家基金交易,移动理财客户端下载量突破50万次。
周晔认为,以第三方支付为主导的移动支付有几个核心特征。 第一个是定制化,注重移动平台的交易,第三方支付可以提供根据产业链资金流向定制化的APP场景的移动支付服务,其次是平台化。 第三方支付发挥平台化的作用,实现便捷的横向支付结算,通过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客户、商户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金周转。 然后是创新。 基于之前流传下来的网络结算积累经验,第三方结算整合了云计算、位置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新闻技术,实现了移动网络时代金融结算的创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通过整合细分市场,获得差异化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在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移动支付三年内取代银行卡和POS机?”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