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6字,读完约3分钟
一直标榜“重视顾客体验”的美国it巨头苹果企业,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售后服务出现问题时受到了诟病。 专家表示,面对强势企业侵害顾客权益的行为,我国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支持顾客群体维权,加大对“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
中国客户协会(中消协) 15日宣布,全年各地消协组织共受理苹果企业产品投诉2170件,其中售后服务投诉占25.6%,高于家电所有领域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中消协表示,苹果产品售后服务的首要问题是“霸王条款”多、维修费用高,许多客户都感叹苹果产品“无法维修”。
苹果企业的行为包括擅自缩短“三包”期限等。 一位客户购买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在招聘一年多后出现问题,他去苹果服务商维修时说:“主板只保修一年,维修要花很多钱。” 但是,根据《微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笔记本主板是主要部件,“三包”的比较有效期应该是两年。
如果维修人员丢失了客户手机的存储数据,苹果公司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先生的苹果手机屏幕坏了之后,在指定的售后服务机构修理。 由于维修人员丢失了手机内的所有资料,赵先生要求取回资料,但经营者同意让顾客免费更换新的箱子。 赵先生联系了数据恢复机构,费用为5000元,但苹果售后服务机构拒绝承担这笔费用。
另外,苹果产品的售后服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强制保存修理产品的旧零件,因单方评估而拒绝修理,修理时采用翻新零件,修理延迟等。
记者调查发现,“苹果维护条款与条件”以苹果自己的速度为支撑。 例如,针对客户数据丢失的投诉,苹果规定“苹果在保管中任何产品损坏或丢失,或因修理造成其他损害或损失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苹果的责任仅限于受损产品的修理或更换费用。” 如果强制保存产品的旧零件,该条款规定“苹果将被更换的零件或产品作为其财产进行保存”。
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屈建辉表示,《苹果维修条款和条件》采取样式条款的方法减轻和免除经营者因自身过错应承担的责任,排除客户的首要权利,违反了中国物权法、客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客户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利,依靠自己的力量推进资费环境的改善。 ’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的王惠娟律师想。
但是,面对苹果这样强大的公司,客户维权有一定的难度。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的蒋苏华律师认为,一名顾客受限于维权所需的法律技能和价格,很难“孤军奋战”。 即使客户组织出面维护权利,如果强势公司不合作,相关组织也容易陷入无力的困境。
北京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表示,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为顾客集体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广大顾客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根据该规定,客户协会可以代表客户群体提起诉讼,这是一大进步,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仍需完善。 ”邱宝昌说。
此外,专家认为,应加大对违背客户利益的行为的处罚力度。 王惠娟表示,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家电维修违法行为的行政罚款最高限额仅为3万元,不足以对苹果这样的企业起到威慑、惩罚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处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方便、更经济的维权途径,加重违法者的违法责任和价格。 ”蒋苏华说。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苹果“买得起修不起” 让中国“果粉”很无奈”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