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6字,读完约6分钟
据上海证券信息统计,今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包括海外上市公司)的国内外并购活动有894件,超过去年同期的777件。 我国公司收购海外资产的例子有132件,与去年基本相同。
由于发生收购的产业的注意,以网络公司的收购为龙头,今年以来科技、医药等行业的收购非常活跃。 不到一个月,阿里巴巴收购本微博5.88亿美元,百度收购PS视频3.70亿美元,阿里巴巴收购黄金地图2.94亿美元。 互联网巨头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不亚于去年大连万达26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中海油收购尼克松企业耗资151亿美元的海外最大收购。
以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型公司为对象,跨市场、跨领域的并购已成为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移动互联网吸金巨头
将pc时代入口的特点复制到移动终端已成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三大巨头的当务之急
相反,4月以来网络行业的三大并购,抢占移动网络入口是并购的直接诱因。 数据显示,我国pc端的读者数量从8000万增加到2.3亿花了5年时间,但能上网的高端智能手机数量从5000万部迅速上升到2亿部,仅仅是一年又一年。 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如此巨大高速增长的市场,如何将pc时代入口的特征复制到移动端,成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三大巨头的当务之急。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创业型互联网公司的ipo受到阻碍也是促进并购的一大因素。 一年多来,新闻网络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窗口很难打开,投资者和管理层只能通过收购的方法实现退出兑现。 在被并购企业转让股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的同时,收购方却胸怀大志,慷慨解囊,掀起了罕见的网络行业投资并购大潮。 同样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如从事手机浏览器的uc、从事团购的拉手网、大众点评网、所有者网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手握数十亿美元的“巨头”的收购步伐无法停止。
事实上,之前流传下来的媒体公司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步伐也在加快。 从收购视频网站“风行网”,到中文媒体在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传媒业的悄然布局,可见移动互联网行业大势所趋。 大智昨晚表示,以约3278万美元左右的报价收购了东盟地区最大的金融终端提供商——新加坡的新思维企业,也是在地区之间部署传媒业的另一个例子。
此外,移动互联时代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也波及到许多前所未有的资费领域,产业间并购、整合的机会不断涌现。 移动互联革命引发的产业升级正在悄然发生。
医药领域充当急先锋
据统计,近年来医药领域发生的并购案件超过50起,也是并购活跃度较高的行业
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除了一般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外,目前医药领域的并购还有两大看点。
一大看点是侵占生物医药的顶点。 21世纪是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仿制药的世纪,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很快。 医药上市企业力求华丽转型,通过收购早日进入单抗这一生物医药行业,并试图抢占高点。
5月7日,根据华海药业公告,企业与美国oncobiologics企业签署了生物药战术联盟合作经营、合资经营、联合开发和技术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华海药业将享受在中国市场签署协议的4种单抗生物药100%的市场许可。 此外,企业还将与oncobiologics企业在中国合资建立生物制药企业,从事单抗生物药物的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无独有偶,1月28日,海南海药宣布以每股8.8245美元、990万美元的收购总额,受让good catch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的中国抗生素有限企业250564股普通股,控股中国抗体
华海药业总经理陈保华告诉记者,2019年左右,近1,000亿美元的生物药物专利将失效。 这对仿制药有好处。 但是,众所周知生物仿制药非常多、复杂,通过收购引进核心技术无疑是迅速进入生物仿制药行业的捷径。
第二个看点是青睐医疗服务业。 今年5月,独一味再次收购民营医院的“动向”引起业界关注。 今年1月以1亿2000万美元收购四川红十字肿瘤医院85%的经营收益权后,独一味还表示,全资子公司永道医疗拟获得资阳健顺王体检医院100%股、德阳美明天医院100%股、中医院骨科医院100%股。
公司的航海热情上升
在有收购意愿的中国内地公司中,47%的公司有跨境收购意愿,而去年只有26%的公司有这个计划
国浩律师集团的管理合伙人费国平表示,并购活动的发生与产业的最新动向密切相关,科技类公司成为并购对象,反映了世界经济行业的微妙变化。 另一方面,资源类公司的并购经历了高潮,合适的目标公司逐渐减少,国内经济增长率放缓,诉求减少,即使一点点失败的例子也使得能源类公司“出海”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欧美企业技术法规的放松使得更多高质量的收购成为可能。 今年3月,高管申贝收购了拥有140多年历史的德国百福机械,4月宁波华翔收购了高档车内饰全球第三大供应商德国hib trim part group。 这两个收购案例的背后有技术收购和海外市场开拓的确定意向。
“我们认为,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收购国内外技术含量较高的公司是实现公司技术升级的捷径。 对以前流传下来的公司来说,甚至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该会计师事务所刚刚完成的《国际商业问卷报告》显示,今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意愿明显上升,在有并购意愿的中国本土企业中,47%的公司有跨境并购意愿,但去年只有26%的受访公司有此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61%的中国企业并购的首要目的仍然是进入新市场,获得新技术和现有企业品牌的占58%,以扩大公司规模为目的的占54%,40%的公司期望通过并购降低运营价格 毫无疑问,并购仍被认为是进入新产业、新市场,建立规模的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894起并购案背后的产业图谋 移动互联成吸金大户”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