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6字,读完约7分钟

经记者谢晓萍从北京出发

以前,当管理软件巨头面临变革困境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软件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昨天,《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博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科)内部人士处获悉,国内多家vc表达博科信息和投资问题,其中中道资本投资潜力极大,博科受资本青睐的原因是管理软件“3d打印”产品——yi gov

据博科创始人沈国康介绍,yigo去年从无绳开发模式迅速发展为软件“3d打印”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用图形描述业务,用图形测绘系统的“从计算机软件生产计算机软件”的模式。 业务顾问和顾客只要在yigo平台上进行业务建模,就会自动“打印”对应的新闻管理系统。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软件行业的新机会/

电子商务专家鲁振旺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透露,博科以前曾开发过管理软件“3d打印”产品yigo。 这是看博科的理由。

该产品将管理软件渗透到电子商务领域,对电子商务网站、后台管理以及两者的无缝链接产生积极影响,价格低廉。

鲁振旺表示,博科信息原本是与之前流传的erp做物流供应链软件的,现在想借助电子商务商和软件“3d打印”的概念进入新的行业。

事实上,软件产业经过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是软件采用大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费用市场。 另一方面是软件创新薄弱的国家,除朋友、金蝶、华为外,软件大企业很少,世界软件创新重镇依然是美、欧、日本。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近年来,软件业迎来了包括三个方面的投资热潮,一个是垂直领域,另一个是云计算、移动网络、大数据、社会交流网络APP环境的软件产品等新软件产品。 三是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如软件定制开发企业thoughtworks。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对软件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软件生产的革命,即软件开发模式的革命。

与软件定制开发模式相比,博科的3d打印更具革命性,这就是博科受资本欢迎的原因。

软件的生产方法备受瞩目/

博科创始人沈国康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在许多投资者眼中,电商、移动网络、o2o等已经在红海投资,好项目少见,一出现就处于众多投资者争夺的境地,但

沈国康认为,软件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两次变革,第一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个人生产/集体生产的时代。 例如,比尔·盖茨最初是个人软件生产者,微软的dos产品可以看作是集体生产,在中国是“中文平台”,早期杀毒软件是集体生产,那个时代诞生了很多程序员英雄。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软件工厂”。 典型的是印度模式,很快就会有数万名软件工程师编写微软、ibm以及美国金融、航空空、物流、电信等领域的代码。

沈国康认为,软件实现无代码生产将推翻“码农”的生产模式。 软件生产方法的创新意义就像触摸技术在高端智能手机上一样。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2006年,博科获得1.6亿元投资,开始了“无代码生产”的道路。 将所有收入投入到yigo平台,过艰苦的生活。 迄今为止,据估算,对yigo平台的研发费用将达到3亿元。

数据显示,2006年,博科发布了基于yigo语言的第一代管理自主平台,震惊了之前流传的管理软件阵营; 2009年博科发售yigo2.0,打通了scm、erp、crm、oa、hr、pm等以前流传的管理软件的壁垒; 年,纯粹的浏览器版解析平台yigo3.0诞生,通过yigo语言实现了电子商务前台门户和后台公司管理的一体化APP。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沈国康表示,yigo已经超过了管理软件手工编码的极限,此前管理软件数万人的年代码工作量由yigo自动映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 年,yigo从无代码开发模式迅速发展为软件“3d打印”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用图形描述业务,用图形映射系统的“从计算机软件生产计算机软件”模式。 业务顾问和顾客只要在yigo平台上进行业务建模,就会自动“打印”对应的新闻管理系统。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事实上,在被博科之前,很多机构都尝试过“零代码”编程。

1982年,日本通产省计划在10年内投资8亿美元,与富士通、nec、东芝、松下、夏普等8家大公司合作参与,他说:“人类不需要为此编程,只需要口述命令,由计算机自动推理完成任务。 十年后,这个计划破产了。

2004年,比尔·盖茨宣布,将投资68亿美元开发“图形化”编程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节点代码时代。 微软至今尚未提出节点代码开发的技术框架和标准。 在比尔盖茨开发“图形化”之前,博科软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

谷歌在2009年推出了开源编程语言go语言。 其目的是减少代码的复杂性和复杂性,而不影响APP性能。 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伯·派克说:“开发go是因为对过去十年来软件开发的困难感到沮丧。

沈国康认为,与yigo平台相比,go语言无法实现零代码编程,仍有许多复杂之处。

新技术根据需要而变化/

沈康说,其无绳开发技术yigo处理管理新闻化的个性化,随着电子商务的需求而变化,可以进行公司内部管理,外部电子商务完全脱离两张皮现象,脱离代码,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公司成为软件制造商,

领域专家曹开彬表示,sap早期的成功在于产品适合大工业化时代的加工制造型公司,其手工打造的适合欧美公司的erp系统基本理念是严格的计划、明确性和僵化的运营模式,这实际上扼杀了中国公司运营的灵活性。

“企业需要的是更简单、灵活、精密、易于调整的软件系统,而不是许多僵化的产品。 ”他表示,虽然erp是公司内部效率的管理工具,但现在的公司越来越需要跟踪和分解外部客户数据以获得新的竞争力。 因此,公司正在向注重内外数据并存的商业分解系统的商业模式,即从计划型向分解型公司转变。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曾表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公司盲目高价购买了多种进口管理软件,但实践中有1/3是失败的。 因为管理软件是管理理念、做法的固化,中国公司买了西方的管理软件,但管理实践与西方的理念不一致。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沈国康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yigo平台是一个翻译系统,通过将自然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修订得非常迅速,就像程序员所起的作用一样。

以前流传下来的管理软件开发流程非常多且繁杂,首先是咨询人员上传到公司,经过几个月或更长的长期调查后,写拆解调查报告,通常几百、几千页。 然后是软件分发、开发、测试、在线化和实施。 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

除了流程繁琐之外,以前在管理软件上花费的费用也很惊人。 以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为例,整合it系统花了近3年的时间,消耗了2亿多美元的资金。 联想工程师当时明确表示,ibm系统的代码联想谁也不能理解。

沈国康认为,yigo平台非常灵活,整个管理软件的价格不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这是因为压缩了公司咨询、调查拆解、软件开发、测试、实施等环节。 “管理软件的开发效率迅速提高,以之前流传的代码开发方法的1%到1000分之1的价格,可以完成基于集团架构全面管理的供应链erp庞大系统。 ”

“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这意味着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将进行软件生产真正的“软件设计”,软件蓝领变为软件白领,软件工厂消失,软件生产的权限全部归还给顾客。

但是,对顾客来说,“零代码”编程还是个新事物,接受“零代码”需要一个过程。 但沈国康并不担心。 我们认为,采用老一代管理软件的公司客户将在充分考虑过去价格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零代码编程:博科资讯的软件“3D打印”故事”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