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5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的本金从北京出发

今年“双十一销售节”的电子商务战争才刚刚过去一个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昨天( 12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公布了今年“双十一销售节”期间各类b2c级EC平台当天对促销产品的抽检结果。

经国家工商总局抽检,207批样品大部分为合格样品,但6个EC平台15批样品为假冒商品或高级假冒商品,7批样品质量不合格或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

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已经部署了相关地方局,将依法对相关违法经营者和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进行严密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

问题检出率达到10.6%

在今年的“双十一销售节”上,天猫571亿元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59%。 客户花在各EC平台上的,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悄然行动。 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查各类b2c类EC平台当天促销商品,这些平台包括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亚马逊、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唯品会及旗下乐蜂网。

“工商总局:“双十一销售节”电商平台仍存售假 问题产品检出率超一成”

抽检结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据国家工商总局介绍,207批样品中大部分为合格样品,但也发现了部分假冒商品和质量不合格产品。

此次检测的问题样品有鞋、包、饰品、礼物、化妆品、数字饰品6种,检测率为10.6%。 关联企业品牌有新百伦、阿迪达斯、博贝里、芝宝、雅诗兰黛、金士顿、教练、万宝龙、希格等国际知名企业品牌。

工商总局已经确认8批样品为假货,占问题样品的36.4%。 其中,天猫3只,占确证样本的37.5%; 1号店2个,占确证样品的25.0%; 乐蜂网、苏宁易购、亚马逊一个,分别占确证样本的12.5%。

但10.6%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此前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结果。 在“双十一销售节”之前,国家质检总局也开展了电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国家质检总局采取“神秘买家”的方法,通过从EC平台直接购买样品等方法进行采样。 当时,从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当当、1号店、凡客等EC平台抽取了359家公司生产的502批电子商务产品。

“工商总局:“双十一销售节”电商平台仍存售假 问题产品检出率超一成”

最终结果显示,这502批7种产品中,约3成不合格,远远大于此次工商总局的检出率。 其中,服装产品,61批不合格产品中43批“成分含量不真实”。

一些电子商务商的退换货问题产品

近年来,“双十一销售节”成为电子商务公司销售旺季,也是网购投诉的高发期。

昨天,上海市顾客权益保护委员会曝光了今年“双十一销售节”期间( 11月11日至20日),上海市各级顾客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的网购投诉1432件。 其中,有关“双十一销售节”的投诉183件,占网购投诉量的12.8%。 鞋帽、优惠券销售服务、家电产品分别位于投诉量的前三位。

“工商总局:“双十一销售节”电商平台仍存售假 问题产品检出率超一成”

为此,11月初,国家工商总局召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西利普等10家家电商会在会上回应,“双十一销售节”防范涨价后降价虚构优惠促销,欺骗客户,致使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报纸。

工商总局表示,抽查结果显示,“双十一销售节”以前的行政洽谈发挥了积极作用。

昨天下午,天猫方面在第一时间回应时说:“一直以来对假货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我们也通过各种机制对销售假冒行为进行了严厉调查。 商家只卖一个假货,就会被清算,全额扣除保证金,绝不合作。 ”。 据悉,天猫已经下货3件假冒商品和1件不合格商品,监督冻结了3家假冒店铺。 天猫方面表示:“在查阅详细新闻后,将按照规定关闭相关店铺,并予以清退。”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工商总局:“双十一销售节”电商平台仍存售假 问题产品检出率超一成”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