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第一季度,苹果手机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在中国市场受到众多“水果粉”的欢迎。 但是,国内的“果粉”,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但实际上完全由美国企业设计拥有,很多零部件在其他国家生产,只在中国组装完成。 因此,在苹果手机的批发价格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可以获得34%、17%、13%的价值,而我国只获得3.6%。 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附加值低的状况。

“人民日报:“果粉”不知道的数字”

幸运的是,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从大到小,成为制造强国。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建立了门类齐全、具备相当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的完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能够在“一贫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主完善的工业体系的民族,是不会躺在总量世界第一的成绩单上睡觉的吧。 多年来,关注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呼声越来越密集:聚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无法分析公司创新动力不足的合理产业结构,直陈技术密集型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偏低。 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部分分解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制造业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等重要指标多年不见起色; 也有冲击竞争力不强、世界企业品牌不足等痛点的,也有瞄准未来趋势,焦急于制造业智能化、互联网化、数字化水平不高的……

“人民日报:“果粉”不知道的数字”

困难的地方,机器诞生的地方。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大致分为“三步走”,要花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最终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 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培育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互联网加”逐渐渐近的大背景下,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适应理念,借力。 例如,在扩大比较有效诉求的过程中,我们要拓宽视野,通过国际生产能力和装备制造合作,在全世界优化资源配置,解放我国先进、特色的生产能力。 事实上,国际水平的竞争与合作,反过来迫使中国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另外,对于今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网络加”这一新的跳板是不可缺少的。 网络带来的深刻变化绝不是“线上到线上”,而是重塑产业和公司,在生产、营销、财务、人才、组织结构等方面被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加速发展。

“人民日报:“果粉”不知道的数字”

——抓紧打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功。 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技术、基础技术这“四大基础”是当今制造业最薄弱的环节。

基础不牢固,往往要多付“学费”。 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设备、重要材料大多依赖进口。 过度的对外依存度,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另外,基础不牢固还会直接影响产业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营造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表示:“我们将很快出台具体项目,储备项目也将加快审批。” 对此,我们既投以赞赏,也投以期待。 是否需要批准所有项目? 哪些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并符合条件? 是否可以简化审批流程,以实现快速、顺利的达成?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人民日报:“果粉”不知道的数字”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