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文:钟舒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来说只是被蜜蜂蛰了,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008年9月17日,当时的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这样评价了两天前( 9月15日)华尔街雷曼兄弟的破产。

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发表这篇《蜜蜂论》三个月后,日本经济创下了自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13.1% )以来的季度最大跌幅(-12.7% )。

随着次贷危机进一步在全球蔓延,日本的外部环境正在恶化。 日本刚刚从泡沫经济崩溃中走出的亚洲最大的经济阻滞,再次被拖入了衰退的泥潭。

次贷危机的突袭导致恶化加速“超预想”

2009年2月16日,日本政府发表了震惊市场的经济报告。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海外诉求疲软,2008年第四季度gdp季度率下降3.2%。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是国内生产总值近35年来遭遇的最大季度跌幅。 这一数据意味着日本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远好于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年率减少6.2% )。

讽刺的是,在数据公布前五个月,当时的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刚刚抛出了乐观的“蜜蜂论”。 面对当前日本经济受到的沉重打击,不得不承认“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回顾次贷危机,日本的金融市场最初确实没怎么波及。 一、由于日本的金融自由化程度远低于美国,感染次贷病毒的金融机构数量有限,而且市场证券化规模小,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也有限。 二、在危机发生之前,日本的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为主角的间接市场,包括金融产品创新等,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没有出现像美国那样因结构化证券产品长期游离于表而导致的银行虚拟化等问题。

“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但是,全球经济、金融已经一体化,次贷影响着日本的路径,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这个通道。 由于金融危机恶化了世界经济,外需的收缩必然会引起日本国内公司的经营衰减,对于日本这样严重依赖海外直接投资和商品出口的国家来说,内外需的“共振”收缩必然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

“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因此,日本经济因次贷而遭受重创应该出乎意料。 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日本实体各项经济指标均加速恶化:外贸状态恶化,进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 投资减少、股市暴跌、房地产萧条、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产品积压严重,支出持续低迷,失业率上升,支出指数下降。

“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灾后重建无助于经济的v字反转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长期衰退。 到了2002年宏观经济才复苏,2005年左右明显好转。 其间,依托欧美等海外市场旺盛的诉求,gdp实现了2.2%的年均增长率。

但是,2007年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后,席卷全球,蔓延到日本后,之前微弱的复活火星消失了。 进入2008年,经济几乎每季度都出现负增长。

次贷的影响逐渐消除,日本的贸易和投资首次出现好转的迹象时,天灾使经济再次加重。 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和福岛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灾害发生约两周后,日本政府表示,直接损失将达到16万亿~25万亿日元,将使gdp下降0.5个百分点。 这些损失没有考虑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引起的核污染。 受灾严重的东北部是日本的工业区,拥有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许多重要产业区,贡献了约8%的gdp。

“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但据日本政府称,经济下行压力有望被灾后重建抵消。 年灾害后的重建有可能为gdp贡献5兆~7.75兆日元。 日本此前为了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拉动经济实现了v形复苏,但3·11地震后,市场普遍对“灾后重建效果”持乐观态度。

“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但是,由于重建缓慢、日元升值、欧洲都柏林危机等原因,震灾后经济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恢复v形。 从gdp季度的环比来看,年分别为1%、0.3%、-0.9%、-0.5%、第一季度为0.9%。

按照计划,年~年是震灾后的“五年集中复兴期”,但是随着重建周期的逐渐结束,增长动力枯竭成为新的课题。

日本还在经济余震中举步维艰。 被债务和老龄化问题困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区块如何走出泥潭,市场正翘首以待。

作者是海外研究室的研究员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日本沉沦:金融危机叠加“3·11”大地震”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