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中国北方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本网石家庄8月6日电(记者王昆)污水灌溉已成为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的处理手段,河北保定、沧州、石家庄、邯郸等地分布着污水灌溉区。 专家表示,农田灌溉的污水大多未得到解决,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盐碱化恶化、重金属积累、土壤质量恶化。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上为10年9天干旱。 河北省还是北方农业省,农业所需的水约占总水需求量的2/3。 近年来,河北省的污水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利用能提供稳定水源的生活污水进行农业灌溉被认为是可行的措施。
专家表示,污水灌溉多来源于生活污水,是一种方便省钱的灌溉方法。 与清水灌溉相比,污水灌溉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氮、磷等养分,节约肥料。 这是因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北,在面临缺水的时候,污染灌溉面积逐年扩大。
河北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副院长刘树庆表示,据调查,除承德外,河北省各市分布污水灌溉区,大部分地区污水灌溉年限超过30年,保定、石家庄、沧州和邯郸的污水灌溉面积最大,张家口、秦皇岛等地的污水灌溉面积较小。
分解表明,污水灌溉一方面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水平。 但是,将废水中过剩的养分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输入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会降低土壤生产力和作物质量,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刘树庆表示,多年来的不合理排污灌溉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有机污染、酸碱盐污和重金属污染。 中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显示,约140万公顷污水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46.7%、中度污染的9.7%、严重污染的8.4%。
以保定市为例,近2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少雨,保定市人均平均资源量为人均年3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成为北方干旱缺水区域之一。 作为华北平原农业区的重要城市,保定在中国北方城郊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迫于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城郊大量引用城市废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田,其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根据我们的调查,河北省的污染灌溉面积2004年为80万亩,2005年为60万亩,到2010年逐年减少。 原因是秧苗太重,农民不敢用超标的污水灌溉。 ”刘树庆说。
边村位于河北省赵县和宁晋县的交界处,石家庄市的生活污水沿河道穿过村庄。 在采访中,记者会见了刚在田里工作回家的卜宪存。 他指着污水对记者说。 “去年,我种了五亩玉米,但是玉米不太长。 打碎棍子一看,全都是黑的。 ”
“领导对群众缺乏环保意识,特别是公司污染不达标,是耕地污染的主犯。 依法执法不严,缺乏相应的环境法规,不合理盲目采用不科学的污水灌溉、化肥农药也是耕地污染的重要原因。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院长徐陂表示,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
另外,由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技术多、杂、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多,政府应尽快开展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专项研究,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要点研究,建立专门的修复技术机构和队伍。
原文链接:日本新闻/本地//- 08/06/c _ 116829409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中国北方干旱缺水 污水灌溉加重土地污染”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