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事。 在澳大利亚,食品安全事故也困扰着人们,但快餐业是其中的重灾区。 如何从源头上防范风险,有必要由相关人员来阐明。
今年6月,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少年莱利从当地麦当劳买了6块装的麦乐鸡块,咬碎鸡块时发现肉还是粉红色的。
莱利的母亲告诉记者说:“金黄色的麦乐鸡块表面炸过,但中间的肉不熟。” 鸡肉携带大量细菌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莱利患有癫痫,所以母亲非常担心。
之后,莱利的母亲将生鸡块的照片张贴在“脸书”上,当地麦当劳的区域经理要求删除照片。 她拒绝了这个要求,联系当地媒体曝光了这件事,并向麦当劳总部反映了情况。 目前,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7月初,同样的事件又在南澳发生了。 阿德莱德市的一位男士在麦当劳买了鸡肉汉堡,咬了几口后,吃了冷鲜肉,恶心了好几次。 之后,商店只给他换了套餐作为补偿。
除了上述的“生肉门”之外,澳大利亚的鸡肉最近还出现了抗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7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堪培拉的三个大型超市和一个屠夫中选取了281个样本。 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被大肠杆菌污染,其中三分之二的细菌对抗生素耐药。 据报道,澳大利亚农业部目前正在与卫生部合作制定相关对策。
年,全澳有名的鸡肉供应商“白阿达家禽”被员工曝光生产环境差。 关联照片和视频,鸡山附近到处都是蟑螂,鸡肉上甚至能看到蛆虫。
澳大利亚国家工人联合会去年4月发表的鸡肉领域报告指出,大部分鸡肉制造商通过降低生产价格追求更高的利润。
报告称,一些商家将需要打包的整只鸡堆放在脏兮兮地板上的超市退货的“大龄鸡”重新贴上标签再次出售; 有些商家把养鸡标榜为养鸡。
尽管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但大部分客户还是选择了与商家进行私人交往。 围绕相关主题,记者采访了许多澳大利亚人。 他们说在外面吃饭经常吃坏肚子,但很少和餐厅有牵连。 因为漫长的诉讼往往要拖很多年。
2005年,住在悉尼的7岁女孩莫妮卡,在吃了当地肯德基店的鸡肉卷后昏迷了,由于食物中毒,莫妮卡的大脑严重受损,终于四肢瘫痪。 家人把店告上法庭,6年后胜诉。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澳大利亚监管当局并行进行了一系列防治。
悉尼唐人街一家中国餐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食品卫生监管局将对各餐厅、肉店等进行抽查,每家店每年接受3-4次卫生检查。 如果监督当局在一家餐厅发现问题,通常在两个月后重新检查这家餐厅。 如果一年两次通过检查,餐厅可能在两年后重新接受检查。
监管局官网上列有所有因不合格经营而被警告、罚款或取缔的餐厅,民众可通过订阅该局新闻,定期领取最新餐厅“黑名单”。 此外,如果餐厅被举报,问题属实,将受到当局严厉制裁,问题严重的餐厅将被彻底取缔。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要确保食品安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公司的良心和自觉,从根本上防止食品安全是根本解决办法。
原文链接: NEWSSTock/NEWS/SNS _ HW/07/3116401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食品安全问题困扰澳大利亚”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