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2字,读完约6分钟
北京大学毕业生创立的“壹番土猪”企业品牌,接收了500多名高校毕业生,纷纷加入“养猪卖肉”行列。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舆论的关注。 大学毕业生这么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悲哀吗? 还是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快速发展道路? 是社会需要的适应吗? 还是浪费人力资源?
名牌大学毕业,就业从零开始
1月25日,中国被称为“土猪大王”的“壹号土猪”企业品牌登陆上海6个区县的12个农贸市场。 除了“原生态”猪肉备受瞩目外,创始人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员工中有500多名大学生,10%毕业于名牌大学,成为最大的关注点。
“参加问答后送两份猪肉! ”30日傍晚,在上海市长宁区澳华农产品市场“壹番土猪”店前,记者围观,咨询,买肉的客人络绎不绝。 几个“90后”是读书生气的年轻人,忙着吆喝,切着肉,称着重,收费。 开业一周,他们积攒了很多“回头客”。
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邓承兵,曾“卖肉”4年,现从一线员工晋升为地区经理,年薪10万元,有房有车。 他周围的三名员工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新人,月收入3000多元。
“2008年参加校园招聘时,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问我,你大学交了女朋友吗,我说没有。 他又问了我。 那你大学四年做了什么,我当时很无知。 ”延承兵说:“大学四年,我没有学到什么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东西。 ”。
“壹番土猪”的创始人陈生,成为大学生的典范。 1984年,陈生从北京大学经济学(当时叫做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他说:“那天,学校人事部的老师看了我的简介,说读这个专业应该分成哪个单位? ”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后,探索“入海”的时间,发现自己对卖养猪和肉最有心得,决定选择这方面的公司。”
“你主修经济学。 读资本论和卖猪肉有什么关系? ’有人问他。 “即使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专业教育中也包含了多少生存竞争的技能? ”陈生在《壹号土猪》中说,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自我定位,这个社会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又拥有一技之长”。 另一方面,“大学生广阔的视野、与人的信息表达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传达和实现经营理念”。
相继放弃专业,高等教育何去何从
在这次事件之前,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有人认为秀才卖肉是浪费人力资源,也有人认为宣告了应试教育的破产。 高分、高学历并不是指令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有些读者认为,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唯分数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自立意识。
“没有一技之长和专业领域的可替代性,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背景下,只能和普通人‘抢工作’。 》读者《淡淡八戒》指出,学校和家长总是认为考试成绩好,将来可以成为顶尖的人才,也可能解决不了自己的生存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壹番土猪”员工徐标献说:“对于刚大学毕业的我们来说,总是想走不同的道路,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不知道过去的重复有多少价值? 迷茫可能是我们的集体代名词。 ”
“卖了猪肉之后,我们放下架子,互相鼓励,不再在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是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地工作,努力工作,这是一个积攒能量,认知自我的过程。 ”徐标献说。
作为“壹番土猪”从业者的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 但是,也有对此无法释怀的监护人。
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姚太太告诉记者,她不反对大学生成为猪肉饭馆,甚至代替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接受。 “辛苦培育了好几年,最后去蔬菜卖场卖猪肉,一定很不甘心吧! ”
上海红刚青四季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上海市人大代表王黎娜是“85后”,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她在银行工作两年后辞去农业工作,成为有名的“爱豆娘”。 她认为“职业无贵贱,三百六十行,成绩优秀者出”。
专家表示,将学生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成才理念,如果一味地想要“立于人上”,把过高的目标定在空上,往往会陷入不安和迷茫之中。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认为,有些人出于应试教育的逻辑和功利主义的诉求,认为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卖猪肉,但其实从个体的快速发展来说,有什么不好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必须允许人有不同的快速发展路径。 “海外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也有卖报纸和送牛奶的。 并不是说以高分进入名牌大学就一定要以高精锐就业。 ”
另一方面,熊庆年认为,像“壹番土猪”这样运用现代商业技术运营培养的企业品牌,可以发挥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特长,值得鼓励和赞扬。 “很多所长可能对领域本身持有不正确的看法。 这和社会风气有关。 社会功利主义的色彩不变,教育行业也不能改革。 ”。
另外,专家认为,大学毕业生卖猪肉证明了大学时期所学专业与就业诉求不一致,如何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 如何才能使学生全面快速发展德智体美,具有依赖生存的一技之长? 这些都值得教育员工认真反省和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表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很有限,接受高等教育卖猪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资源浪费。 这也暴露出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诉求的对接不充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学科跟不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等。 ”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评价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表示:“应用型学科可以突出办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应该重视广阔的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把握。”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新华视点:500名大学生卖猪肉是喜还是忧”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