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2字,读完约5分钟

本网上海2月4日电(记者陆文军)近日要求中央等有关部门严格检查公款的吃喝嫖赌情况。 据《本观点》记者采访,茅台等名酒价格下跌,跌幅一般在20%至30%之间。

专家表示,迄今为止,一些知名酒的价格“只涨不跌”并不是“市场原因”,而是由于公款吃喝“助推”,不仅导致了国内酒业畸形的快速发展,还造成了奢侈浪费之风的蔓延。

禁令“一剑堵住喉咙”,高酒价“扛不住”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颁布了《禁酒令》。 在刚刚结束的各地方“两会”中,“公款戒酒”也成为了代表委员的一致呼声……

随着“查公款吃喝”的风评高涨,一些失去公款“支撑”的知名酒终于“扛不住”,纷纷降价促销。

在上海的茅台酒专卖店中,指导价1519元的茅台最少开出1360元的“促销价”。 去年同一时期,同样的一瓶酒被炒到2200多人,还没有一瓶可求。

另一位酒五粮液( 25.26、-0.32、-1.25% )的情况也一样,在上海五角场的百货商店,记者看到,指导价1109元的五粮液以不到900元的价格销售。 名酒的“只涨不降”泡沫似乎已经“被压碎”了。

“以前把公司的生意放在首位,但现在禁令一出台,生意就明显下跌了。 ”。 一家高级白酒代理商告诉记者,“实际上有些酒企想通过提高出厂价的方法来‘保证价格’,但已经不用了,高级酒的零售价往往低于指导价。”

白酒专家铁犁认为,在清查公款吃喝的情况下,酒价已无法靠公务费支撑,高级白酒的价格一般下降了两三成。

一位高级酒营销推广专家表示,公款采购是国内酒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葡萄酒公司的销售,公司和公款的采购占30 %~40 %,但在知名白酒公司,公款采购往往超过50%,中国酒类市场

《酒海导航》主编张勇认为:“管理公款喝酒是国内白酒市场的‘忌口’,加上前段时间的增塑剂骚动,酒行业特别是高级白酒的价格必然会下降。”

据采访,在最近的公务接待中,饮酒确实相当收敛,有将白酒变成葡萄酒的,也有喝白酒的,千元以上的高级白酒也在减少。

官场上只要追逐什么酒,什么酒都受欢迎

一位酒业销售人员表示,领导喜欢喝什么酒,什么酒都能卖火。 而且,在饮料市场上,促销者喜欢使用“饥饿营销”的手段。 也就是说,人为制造不足,抬高价格。 实际上,“公款饮酒”一旦被抑制,所谓的“一瓶也求不到”很快就变成了“吆喝促销”。

“多地要求严查公款吃喝后部分名酒价钱暴跌”

近年来,一瓶600元的茅台酒最高被炒到2400多元; 原来不足1000元的拉菲也炒到了8000元以上; 1982年的大拉菲,从1万元上升到了6、7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这种疯狂的酒价背后的巨大“后盾”,是公款支出,或者是官员的喜好。

“多地要求严查公款吃喝后部分名酒价钱暴跌”

这位销售员说,吸烟和喝酒是典型的虚荣心的花费,“上有好,下必有焉”。 官场上的酒热可以说是酒业的“风生水起”。 市面上流行什么酒,市场上也有人效仿它抬高价格,投入巨额炒作这个企业品牌。

除了茅台、五粮液、国藏、剑南春、水井坊( 17.01、-0.41、-2.35% )等酒“着迷”之外,“天价”的酒也登上了餐桌。 我见过用中药做的东君酒。 价格为300元,被称为81度,实际上医用酒精为75度,酒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不合理的程度。

“多地要求严查公款吃喝后部分名酒价钱暴跌”

并且,“成为县知事牢牢抓住酒馆”的想法也在不断发酵。 “有点地方经济与烟酒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一位酒业30多年的专家调查,酒类销售网站上有上百个知名白酒注册的企业品牌,从省、市、区县到乡镇,大多都有自己的酒厂,可谓“酒气冲天”。

“多地要求严查公款吃喝后部分名酒价钱暴跌”

“公款的吃喝推动了酒业的超常快速发展。 ”卡斯特行业总裁潘汝显表示,控制公款支出,虚高的酒价格很快“恢复原状”,“因为每瓶800元以上的酒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支出水平,实际上很少有自己掏腰包买高级酒的。”

必须抑制公款的吃喝,抓紧制定规范

近年来,一些公司的公款吃喝越来越激烈,在公务活动中“酒桌议事”“酒桌摄影”等现象,成为“潜规则”。

长期关注“三公支出”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表示:“与公款出国旅游和巴士旅游相比,大吃大喝,特别是高级酒,社会上更是不能接受。”“谁都知道喝酒是不对的,大众对公款饮酒反应强烈。”

而且,喝公款容易引起腐败。 例如,经营者收取回扣等。 此外,高级酒也是官员收礼的重要方式。 因为容易变化,所以实际上“收酒是收费的”。

据在北京回收烟酒的钱先生说,白酒中“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等酒的回收量很大,“其实是别人送的礼物,收到的人一转手就会变”。

从事商业地产的李先生专门建设购买和储存高级葡萄酒的酒窖,坦言“最便宜的小拉菲、小拉图尔至少几千元一瓶,大拉菲、大拉图尔、武当国王都是几万元一瓶,市场上有回收换钱的渠道。”

专家建议,与公款吃喝问题进行比较,尽快出台成文规定,确定公务接待中能否喝酒、喝到什么程度等,必须有具体规范。 必须制定相应的惩戒方法,完善公务采购制度,细化财务审计。 此外,必须加强舆论监督。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多地要求严查公款吃喝后部分名酒价钱暴跌”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