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2字,读完约1分钟
包装在自来水里,5元一盒的价格,贴着“用于治疗乳腺癌”标签的假货注射剂,患者手上达到了8500元。 被解决为医疗垃圾的空药箱以最高700元一套的价格回收。 千倍以上的利润率超过了毒品的销售,抗癌假药成为不法分子的“新宠”。
化工原料变身“救命药”
虽然国家对制药领域要求严格,但抗癌剂的原料来自化工厂,患者肚子里装的是化工原料。
据最新调查,此前在杭州由海归博士后丁佳逸组织的特大抗癌假药生产销售事件中,用于生产抗癌假药的原料为上海化工厂生产的化工原料,采购价格为每1000克5万元,远远低于常规制药的原料价格。 广东岭南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文凯表示,目前许多化工厂向假药生产厂家提供化学中间体作为原料,不法分子只需简单提炼即可获得原料药,将药品压片、分装、包装,生产几乎没有障碍。
药监部门执法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对制药原料的监管采用“自行申报制”,公司自行申报用于医药原料的生产后,将接受药监部门的监管。 公司不报告时,事实上不能进行监督管理,但在化工厂生产原料药时,经常难以检查,无法追究生产原料药的化工厂的问题。
一家国际知名抗癌药物生产公司的品牌保护经理报道说,该企业曾查获一种据说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假冒注射剂。 每箱零售价为8500元,但实际上是自来水,加上包装、人工,不过是5元一箱。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抗癌假药乱象调查”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