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每次经过记者郭荣村时,都会从广州发出
去年4月,远离中国市场一年多的日立电视台进行了以制造、外包为中心的模式重构,一举推出了5种模式的平板电视,力图东山再起。 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现,无论是网上家电商城还是线上连锁店,都很难看到日立电视台的身影。
今年1月,日立宣布,从今年开始企业撤出电视制造行业,制造业务委托海外工厂生产。 据解体人士称,日立电视台每年都出现赤字,不得已选择逐渐退出该行业,但心怀不甘心,期待着卷土重来。 家电拆家梁振鹏表示,这种边走边看的“骑墙”心理很难拯救日立的电视产业。
1月30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搜索了京东商城、国美温哥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网站,但未发现日立电视台有售。 之后,记者访问了广州市内的一些大型连锁店,但也没有看到日立电视台。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家电卖场,导游早就说日立电视不卖了。
我作为顾客打电话询问日立电视台的销售人员,得知国美、苏宁等连锁巨头价格过高,所以日立电视台只有代理商的渠道,只有商场和电器商城有商品。 具体到广州,这位员工说销售日立电视的店有13家。
日立(中国)有限企业公共关系部相关人士在给《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日立将于年4月面向华东、华南地区的店铺,以外包生产的形式再次投放新产品市场。 在市场上找不到踪迹是因为“我们优先考虑在限定地区和限定地区的店铺进行销售,以巩固根基”。
据说,作为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电视企业品牌,日立电视的赤字始于2005年。 从2007年到2009年,日立采取了削减固定费用、缩小海外业务、扩大外部采购等措施,这被理解为日立正在向其他行业转移。
根据日立的重组计划,企业将电视的制造业务委托中国等工厂进行生产。 但是,企业保存日立企业品牌,继续电视的开发和销售等业务。
梁振鹏分析说,日立电视在企业整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不大,从早年退出等离子面板业务,到后来与其他公司合并中小液晶面板工厂,再到整机外包,日立的整体构想是逐渐退出电视行业。 但是,真正退出电视事业的日立也并非出于本意,期待着在徘徊中从oled电视、3d电视等新技术革命中获得反击的机会。 梁振鹏表示,正是基于这种与展望相矛盾的心理,日立只以维持电视业务为目标,没有动力对这个行业进行大量投资。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日立宣布撤离电视制造”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