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87字,读完约17分钟
每次记者贾斯汀从深圳出发
波导股在2003年打败了当时世界手机行业三强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坐上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宝座。 但现在,导波股陷入了“本职不足”的“无头”怪局。 本业的手机业务成了坠落的战斗机的残骸。
在这个怪局之下,对外放贷收入业务竟然反绑了波导股的自助主角。 作为其本职的手机业务逐渐山寨化,也有与上游软件APP安装企业合作,通过在手机上预安装“充值”软件来开拓收入来源的嫌疑。
“无头”的导波股还在残骸的废墟中寻找下一个出口。
陷入“本职不足”的泥沼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总结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全年新闻数据发现,上半年波导股份营业收入约4.27亿元,其中主业手机及零部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收入约3.9亿元。 表面上,导波股的本职线条很清晰,但其实不然。
在本行业约3亿9000万元的收入中,国内收入仅为7348万元,占17%,国外收入约3亿2000万元,约占75%。
一位接近波导股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波导股上半年海外收入的真相。 在前面苹果、三星等企业品牌制造商击球、后面山寨手机冲击的环境下,目前波导股已从企业品牌制造商变为代工制造商。 其海外业务主要是与非洲、印度、孟加拉等国的海外手机运营商合作,提供手机零部件的设计、生产等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像如日中天的导波股一样,与法国手机制造商萨姆合作,分别出资1270万美元,以共计2540万美元的注册资金成立了企业。 在这一合作中,导波股主要承接后者的手机相关订单。 根据波导股2002年年报数据,2002年波导股境外收益1.6899亿元,利润3564万元。 导波管理层还报告称,2002年企业自主企业品牌手机出口取得实质性突破,出口东南亚、印度等地区。
但是,2008年,陷入赤字泥潭的导波股,寻求卖主的脱困。 在这一背景下,当时波导股将该合资企业50%的股份转卖给了萨姆,自那时以来,两者的合作就中止了。 相应地,导波股将收缩国际市场的开拓力,手机的出口量也将下降。
“海外市场目前已成为国产企业品牌相互残杀的战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波导自身的企业品牌特点不强,相对于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运营商,也缺乏与海外运营商合作的基础。 ”。 上述行业的人说。
目前,波导手机的本职收入中,约8成的境外收入仍有可能继续调查,但在中国巨大的手机市场上,上半年波导手机在国内的收入额为7000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的国内外受阻,被边缘化的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主业未来业绩堪忧,正进一步走向被边缘化的危机。
十年来从“龙头”到“无头”
现在导波股的困境令人感慨万分。 2003年,波导股在国内手机市场俯瞰群雄,但短暂辉煌后盛衰。
波导股起源于寻呼机,起源于手机。
1999年,在国产手机急速上市的趋势下,寻求变革的波导股冲刺上市,如饥似渴地涌入中国手机行业的第一批探险家行列。
根据原新闻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经运处公布的统计数据,1999年国内手机市场中,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等4大巨头占有84%的市场份额,其中摩托罗拉、诺基亚分别为39.38%和32.27%
1999年在手机行业白手起家的导波股,凭借歌手李米娜的《手机中的战斗机》的一句话,在手机市场持续被包围,仅4年后的2003年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根据原新闻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经运处的统计数据,1999年进入手机行业导波股,1年后市场占有率仅为3.2%; 2001年从1倍增加到6.4%,2002年和2003年1~10月继续上升到9.9%和14.2%。
值得注意的是,波导手机崛起的背后,是国内手机市场上第一个国产手机企业品牌集体雄起,国际企业品牌在国内市场败退的疯狂情景。
在这期间,除了导波股之外,tcl、康佳、夏新等国产企业品牌也同样上演了轰轰烈烈的狂欢。 以tcl手机为例,2000年~2003年前10月的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1%、3%、8.7%、11.2%。
在波导、tcl、康佳等的指导下,2003年,国内企业品牌手机制造商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上升到54.7%。 其中,波导、tcl、康佳三家公司进入领域产销前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特别是波导手机,其国内销量超过了所有外资公司,跃居全领域第一位。
在这场国产企业品牌抢手的浪潮中,导波股的成功起因于当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处于粗放式的一次增长阶段。 当时,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产品功能单一、同质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波导股为中心的国产企业品牌,打着“贸易至上”的旗号,基本以低价位的金钱和非主流的三四线城市为突破口,一路过关斩将。
在产品和目标费用群体定位上,导波股份避开洋企业品牌重兵布阵的一二线城市和中高级市场,以三四级市场为开拓点。 为了配合这一战略,导波股花了约4亿元自建了“中华手机销售第一网”的销售渠道,并大量搭载了低价的中低端手机产品。 鼎盛时期,导波股份自营的销售渠道有41家分公司、410多个事务所、5000多人的销售团队。
“贸易至上”的波导股,技术是其短板,这注定了以后波导手机宿命般的轨迹。
2004年国内手机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另一方面,随着顾客对摄像头、蓝牙、java等手机个性化的诉求日益高涨,手机行业面临转型,以波导股为首的国产企业品牌厂商的技术劣势逐渐显现。 因此,当时以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为代表的国际制造商一方面凭借其技术特点逐渐收复失地,另一方面由于2003年及之前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波导股对2004年的市场前景过于乐观。 市场突变导致导波股出现巨大的产能过剩现象,2004年导波股库存量甚至达到20亿元。 据记者观察,根据波导股2004年年报数据,2004年波导股总资产为50.96亿元,也就是说,2004年波导股曾存量20亿元,相当于该年末企业总资产的39%。
针对2004年波导股面临的领域转换困境,波导股董事长徐立华对外呈忠言。 2003年中,导波股每月的回流金额从8亿元降至10亿元,2004年降至每月1亿元,回流金额的下降起因于前方销售的不动。 在巨大供给量的背景下,2004年导波股每月的手机库存量达到了80万~100万部。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波导股的业绩是“绿油”。 2004年波导股年报数据显示,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102.46亿元、2.58亿元、2.0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5.49%、26.13%、15.33%。
从2004年开始,随着波导手机销售的阻碍和利润的直线下降,原本波导股引以为荣的巨大销售渠道逐渐成为重负。 之后,试水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多元化快速发展失败,山寨机逆袭和手机牌照制度被取消,成为压垮波导股的最后几根稻草。
2005年,导波股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当年亏损额达到4.71亿元,与去年的2.07亿元净利润相比大幅下降328%。 此后,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导波股分别亏损5.94亿元和1.67亿元。 根据上市公司相关规定,导波股在2009年戴上了“st”的帽子。
对外放贷反串主角
由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出现赤字,2009年导波股票管理层面临较大的赤字跌落压力。 市场出乎意料的是,2009年波导股不仅成功扭亏为盈,此后也逐年扭亏为盈。 但是,波导股利润的功臣不是手机的本职,而是通过资产出售、政府政策性补贴、对外放贷等非经常性项目获得收入。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根据波导股份2009年年报数据总结得出,2009年st波导股份盈余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出售和政府补贴。 2009年波导股份的营业利润为-4353万元,但净利润为1572万元。 负营业利润与正净利润的反差,主要来自出售部分资产所得的3687万元利润,以及约2484万元的政府补贴收入。 扣除包括出售资产和政府补贴等在内的非经常损益收入后,波导股2009年亏损约4878万元。
记者还观察到,2009年4月,导波股份将旗下的导波股份随州分企业划归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面积17.44233万平方米的土地配套园开采权和地上建筑物、附属设施,以不低于判断价格转让给随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10月23日,导波股份又持有重庆导波科技有限企业47%的股权,以173.51万元标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判断值转让给自然人王左; 12月18日,波导股份又以6000万元的价格将手中上海波导电子有限企业100%的股份转让给奉化投资等。
2009年以后,对外放贷收入一变,成为波导股份“非本职”的“本职”。
波导管股份全年对外委托贷款获得的总收益近162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8%。 近1629万元的对外放贷收入主要来自两项业务,分别是年波导股份向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企业和荣安集团股份有限企业发行的9000万元和1.5亿元委托贷款。 由于上述两笔借款,导波股当年获得了1277万元的坏账利润,占该业务毛利润的近78%。
年度报告显示,导波股对外发行委托贷款投资收益225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6%,净利润仅为1620.6万元。 换言之,如果没有委托贷款的收益,导波股去年将出现赤字。
今年上半年,波导股份对外发行委托贷款收益约736万元,超过营业利润3466万元的两成。 从近年来导波股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对外发行委托贷款这一非主业占营业利润的比例一直很高,间接凸显了导波股“主业缺位”的困境。
波导股手中存在大量闲置资金,对外放贷是完全利用手中闲置资金的做法之一。 另外,委托理财是另一种手段,常态化、规范化。 例如,据某机构统计数据,全年导波股共进行44次委托理财,合计金额17.66亿元,实际收益601.02万元。
出于规范企业内部理财业务委托的考虑,根据年3月31日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的《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复印件,3月30日,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利用闲置资金委托理财的权力管理层议案》。 根据议案,导波股份董事会允许企业管理层继续采用人民币3亿元以下的自有资金,进行低风险的银行短期财科技商品投资,可以在上述额度内滚动采用资金,期限为董事会通过决议之日起1年内。 另外,为了控制风险,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的品种仅限于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批准发行的低风险短期财技术商品,单一产品的投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不得购买股票及其衍生品以及以无担保债券为投资标的的其他财技术商品。
自助之路有违规之嫌
在《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中,导波股董秘马思甜表示,导波股正在努力改善手机主营业务,希望今后放贷利润占企业整体利润的比重逐渐减少。
但是,波导股份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波导手机在国内仅收入7000多万元,仅为约4.27亿元营业收入的17%,其收入中有部分涉嫌违规。
调查结果表明,“波导手机工厂店”在乡镇级市场开花。 这家工厂店里出售的“波导a05”、“easaye905”的手机,形状都和苹果的iphone4很相似,很难与市面上的山寨产品区分开来。
目前,这家“波导手机工厂店”挂着波导股的企业品牌和声誉进行对外招商加盟。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企业宣传手册中指出,该企业“导波工厂店是导波企业2000年6月在国内率先推出的新型渠道直营销售模式”、“导波工厂店是制造商直营、价格低廉的模式,以及导波20年来专注于通信的企业品牌的信用。
记者从这家“波导手机工厂店”的代理授权厂商那里获悉,目前除了店面投入外,开设“波导手机工厂店”的价格只有几万元。 可销售的波导企业品牌手机,价格区间从199元到1199元不等。 对外销售手机,零售商可以获得80~200元的利润。 该代理商还强调,“波导手机工厂店”是波导旗下的子公司,相关文件齐全。
但是,马思甜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波导手机工厂店”不是上市企业的自有渠道,而是另一家企业以渠道商的方式经营。 波导股给了一定的利润,企业没有对其进行任何股票投资。
由此,产生了两个疑问。 如果该代理授权厂商的话属实,“波导手机工厂店”确实属于波导类旗下企业,但如果不是上市公司的资产,中间可能会产生关联交易的嫌疑,并由此产生利益输送的嫌疑。 但是,如果事实像马思甜一样,这家店和波导系没有任何关系,波导股愿意把利润让给这家企业,容忍它打着自己的旗号,同样有点蹊跷。
此前,业内传言称,目前波导股已将企业最核心的营销团队转移到另一家企业,该企业由波导股高管亲戚开设。
对此,马思甜回答说:“在经历了几年的大亏之后,导波股在市场宣传方面表现谨慎,近年来没有大的投资,通常顾客在市场上看到的渠道是经销商自建的。” 面对“高管亲戚经营渠道”的传言,他表示,导波股迅速发展至今,几年间大量人员流失、变更,但这些员工大多仍从事手机销售。 对于“亲戚经营渠道”的说法,“没有可以证实的消息。 ”
而且,如果导波股真的向“导波手机工厂店”让利,那是否有利益输送的嫌疑呢?
记者再次向马思甜求证,但重申导波股对所有经销商统一价格,视为同事,让利不存在。
另外,波导手机业务也有被卷入手机“充电”链条的嫌疑。
上个月,据媒体报道,34款“充值”手机被撤回并送回工厂。 目前,被怀疑为“充值”的手机制造商中,主要包括少许山寨和品牌制造商。 令人惊讶的是,国产手机企业的品牌波导、tcl、天语、长虹等也在其中。
其中,工商部门总结的手机“充值”方法有自动上网、菜单陷阱、收款游戏、邮件充值等。 其中隐藏的手段是将“充值”程序设置为自定义sp业务邮件。 这封邮件是定时发送的,手机客户一般不会注意到。 即使手机客户打印了通话费明细表,也会误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触摸了按钮发送的。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曝光称,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手机预约“充值”计划的完善产业链,专业预装企业与手机制造商合作,双方共有50~100名客户在手机上 这样,手机硬件制造商无论卖硬件还是不赚钱,每次卖手机都能从预装软件制造商那里获得50~100元的利润,利润远远高于手机硬件制造。
“预装的软件还只是第一步。 在客户采用手机三个月左右后,这些软件将开始按定时发送邮件的方式收费。 一瓶0.5元左右。 这部分费用,手机制造商和预装企业通常分为五五部分。 ”。 这个人说。
面对手机上有预装软件的疑问,马思甜表示,这种情况在功能机时代出现过,在高端智能手机之后应该不存在。 “波导手机自动扣费的事件还不知道。 ”
除手机外,天津滨海新区工商局近日还对数字手机进行了质量检测。 经检测,因波导股生产的波导品牌bd717型数字手机传导连续扰码指标不合格,工商部门责令被检测销售公司停止销售,依法予以解决。
这些事情都很担心波导手机的未来,也有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未来还“没有头脑”
在国产第一家手机企业品牌制造商中,和导波股一样,夏新、科健也于2004年陷入困境,走向破产重组。 另一方面,tcl手机有集团雄厚的资本支撑,依然在市场上生存,但与波导股一样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波导的下一个出口在哪里?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采访业内人士后发现,导波股未来可能的路径期权主要有4个。
主要选择是加强手机的本职工作。 马思甜对此表示,导波股正在努力改善手机主要业务,但上半年占据手机主要业务收入近82%的国外市场,导波股遭遇华为、中兴等劲敌,开拓市场面临一定困难。
海外市场受阻,回归国内的战略同样困难。
据记者观察,导波股目前位于国内市场积分在千元以下的市场,如国内产品线包括199元至1199元区间的手机,但该市场也是价格战最激烈的战场。
目前,除了中小企业品牌厂商和山寨厂商锁定产品外,运营商为了争夺3g新客户,大力推广399、499、599元价位的低端智能手机,同时推出了话费补助政策,因此中小厂商的
“今年第四季度,运营商渠道占国内手机销量的70%左右,留给公众渠道的市场空之间非常小,但这些企业品牌只能与山寨手机对价,明年将有大量的手机企业品牌吞并。 ”业内人士评价。
根据近期市场细分企业informa的研究报告,目前企业品牌智能手机的平均市值正在下跌,全年低价的高端智能手机占据市场顶级份额,届时,52%的高端智能手机的售价将降至150美元以下。
随着主要企业品牌制造商智能手机价格的下跌,波导股数千元以下的产品战略将进一步被压缩。
另一条路线是变革,波导系以前试水过房地产、汽车行业等,但以失败告终。 第三个途径是卖掉自己,找另一个“爸爸”。 最后可能的途径是多次保持原状,但在作为主业的手机陷入内外外交困境的背景下,依靠对外借贷等非主流模式补血的途径,很难具有可持续性。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一架被卸了导航仪的战斗机:波导股份深陷“缺主业”的“无头”怪局”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