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0字,读完约5分钟

所有记者谢晓萍出生于成都

继华为之后,传出了曾经的通信巨头诺基亚再次被收购的消息。

昨天,据外媒报道,微软和诺基亚关于收购后者设备业务的高级谈判破裂。

通信专家陈志刚认为,微软的windows手机平台未能给诺基亚恢复辉煌的信心,诺基亚的硬件开发销售能力也未能给微软的windows手机带来市场成功。 这次微软收购意义不大,反而是因为微软收购诺基亚只会加速诺基亚的衰退,对微软没有任何好处。 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后的历史教训就是一个例证。

“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谈判破裂

据外国媒体报道,微软、诺基亚两家企业的最新谈判于本月启动,谈判地点为伦敦,原本接近口头合并协议,但最后因价格不一致而破裂。

根据上述报道,谈判的有利因素之一是微软可以用海外现金完成收购。 微软海外子公司目前持有约660亿美元现金,这部分现金因税收问题难以回流美国市场。

网络专家曹悦平表示,目前诺基亚市值约144亿美元,考虑到现金储备总额超过130亿美元,估值并不算高。 另外,专家也曾判断诺基亚专利集团的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与这些传言相比,诺基亚发言人说:“我们与微软有着很深的合作关系。 诺基亚和微软定期召开会议并不少见。 ”微软发言人拒绝就此置评。

中国移动网络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则认为,微软并未试图收购诺基亚,并表示双方合作不理想。

两年前,微软和诺基亚达成了战术合作。 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借助诺基亚的硬件、渠道特点推动和定义windows手机的未来。 此外,微软各搜索引擎还向诺基亚各种设备和服务提供搜索服务,使用户享受新一代的搜索技术。 微软广告报告平台adcenter还可以通过诺基亚的各种设备和服务进行检索提供广告服务。 诺基亚maps与as中心集成,提供独特的本地搜索和广告体验。

“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但是,尽管两年过去了,微软的windows phone已经超越黑莓成为第三大高端智能手机平台,但安卓手机的激烈竞争依然难以销售。 双方的合作并没有使彼此摆脱目前的困境。

根据市场研究企业idc公布的数据,第一季度windows手机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3.2%,安卓的份额达到了75%左右。

陈志刚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只会加速诺基亚的衰退,对微软没有任何好处。 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后的历史教训就是一个例证。

陈志刚认为,手机产业和pc产业是完全不同的产业,也是与互联网产业完全不同的产业。 微软过去的历史也表明,其在智能终端行业经验不足,诺基亚体量过多,造成了微软整合的难题,如企业文化、产品体系、战术定位的差异等。 强行收购或让诺基亚步摩托车后尘。

“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微软的破事

事实上,在移动网络时代,微软看到苹果的成功来自硬件软件的完全垂直集成,微软也希望苹果的模型能够被复制。 李易认为,微软迄今为止采用的两条腿的模式,第一是通过wp系统与其他手机硬件制造商进行合作。 二是通过自家的surface、xbox是进入硬件的试水。

“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但是,李易认为,这几年微软的wp操作系统不怎么建树,其根本原因除了苹果、谷歌两大操作系统的压迫外,也不能忽视wp系统自身的原因。

“乔布斯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的模型,不是微软能做的。 ’李易认为,作为软件巨头,硬件对微软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行业。

但是,《每日经济信息》观察到微软没有放弃介入硬件的野心。

去年10月,在给股东的信中,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表示微软将全面转型,设备和服务将成为微软未来的快速发展方向。 “将来,我们将像xbox和surface等产品中使用的那样,为特定目的生产特定的设备。 ”

这引发了不少传言,称微软将推出自有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 今年1月,台湾的digitimes网站引用情报官员的话说,微软正在与高通等芯片制造商合作开发windows手机8的参考设计。

陈志刚认为,“金元战略”是微软攻占硬件市场的王牌,比如此前的xbox360采取的是“硬件吃亏、软件赚钱”的模式,硬件不是微软的核心

李易则认为,从“云、管、端”全产业链布局来看,微软很有可能着力于云。 在此之前,微软收购了一家基于云服务的企业。 例如云计算监控创业企业metricshub、云管理服务企业metricshub,在中国市场上通过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 azure公共云平台和服务也正式在中国上市。

“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李先生认为,终端已经不是微软好玩的地方,大数据才是未来微软的重点,利用公有云、办公365等特点,微软在大数据收集、存储、分解等行业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诺基亚卖身变局:微软“硬”心不改”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