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3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在好故事上不缺乏技术

好莱坞需要学习的主要方面有三个。 一是经验,二是渠道,三是技术

■本报上海新闻见习记者陈妍妍报道

如果不是去年收购了美国著名的特效制作企业digital domain (数字王国),“小马奔腾”的名字可能不会被资本市场所关注。

这是中国电影企业首次收购海外知名特效制作企业,是去年中国电影界最大的两家海外收购之一。 另一个是万达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 这个备受瞩目的跨国并购“操纵者”是小马奔腾集团副会长和小马奔腾影业社长钟丽芳。

“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6月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的“制作面向世界观众的电影并进行投资”、“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分科会上,钟丽芳作为唯一的女嘉宾登场两次,表现突出。

所以收购

“其实数字王国有其最强的技术,没有被活用。 ”以钟丽芳为例,例如在虚拟人的制作上,数字王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据她介绍,目前正在做邓丽君的虚拟人,有望在今年看到邓丽君上台表演。 另外,我们还在谈论迈克尔·杰克逊的项目。

“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如果有特蕾莎说“把技术变成可以复制的模式”,就可以举办世界性的巡演,还可以拍电影和拍广告。

谈到收购的过程,钟丽芳说:“收购数字王国的时候,我瘦了20斤。 收购企业很容易,但实际上后面的文化融合管理很不容易。 ”

钟丽芳在扩大收购时强调,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而是要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好莱坞需要学习的,一是经验,二是途径,三是技术。 中国每年可能生产数百部电影,因为质量高、规格高的很少。 ”

钟丽芳认为中国不缺好故事,但真正缺的是好技术。 “比如《画皮》,加上3d效果就能获得比较好的票房。 掌握了技术,我们就会提高这个领域整体的电影质量。 ”

资料显示,数字王国于1993年由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等3人建立。 这家企业制作了《泰坦尼克》、《终结者》等卡梅隆电影的大部分,拥有业界最高的cg技术开发力,获得了7项奥斯卡奖。

融资通过渠道进行

在同一个论坛上,博纳影业首席执行官冬季在中国抱怨“融资难”,钟丽芳并不这么认为。 拥有英国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硕士学位背景的她,在寻找融资渠道方面“如鱼得水”。 她说:“中国的贷款确实多且繁杂,但除了普通的银行贷款外,还有很多渠道。 重要的是你怎么通过这条路线。 ”。

“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我们有很多电影以外的融资机构,我们想加入我们的领域。 因为现在领域的大趋势很好。 ”钟丽芳说。

“我们的数字王国和腾讯创立了合资企业,一周就变成了1亿5千万美元。 所以,并不是说在中国资金融不进去,而是说是否在寻找正确的途径,是否在寻找正确的人,你的话是说投资者很快就会出钱吗?”钟丽芳说。

另外,钟丽芳指出,收购、整合目前上市的电影企业仍然是常态。 “这样的企业风险比较大,所以只有大规模多元化,才能进一步巩固企业的结构、财务,减小风险。 ”

改变商业模式

钟丽芳表示,中国电影市场要实现好莱坞那样完整的产业链,使电影成为有稳定收益的商业,“路还很长”。 她认为首先应该改变产业的“商业模式”问题。

“收购这家企业之前,我的脑海里有一个概念,就是如何改变这类企业的业务结构。 ”钟丽芳说:“虽然特效本身对电影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商业模式,并不是所有这样的企业都会特别盈利或倒闭。 因为几个企业已经制作了大型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所以倒闭了。 ”

“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钟丽芳说:“我接手这家企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电影制作价格的占有率。 因为这类企业的人员价格在80%以上,电影经常延期、超额,利润可能一落千丈,出现赤字。”

本来数字王国的电影、游戏、广告业务占80%比20%,“我进去一开始把这个比例改为40%、60%,就可以确保稳定的现金流。 ”钟丽芳说,中国的电影市场也一样,“现在电影制作的人非常专注于艺术和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多的商人缺乏,越来越多的金融、经营的人在很好地做我们的产业链延伸。”

“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来源:证券日报原文链接: zqrb.ccstock/html/- 06/25/content _ 363012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小马奔腾总经理钟丽芳:中国不缺好故事缺技术”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