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0字,读完约6分钟
5月19日,本网武汉删除1篇帖子可赚1千元,日利润上万元,月收入轻松超过10万元……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特大有偿删帖案,涉及全国22个省市约2000人,涉及金额50万元。 其中,26岁从事删改业务的嫌疑人4年赚了780多万元。
这个事件浮现出了巨大的删改黑色的优点链条。 链条上的执行者和中间人身份多而复杂,不仅是大学生、教师、医生、互联网,还有公务员,甚至警察的主要顾客包括政府官员、知名公司、明星等。 嫌疑人明确表示,全国每年“删改产业”收益数亿,工作人员数万。
全国删改产业规模数以亿元计
年11月,蕲春县公安局接到线索,称以余某为首的几个身体因非法援助者牟取暴利,涉案金额在数千万元以上。
“删除帖子能来这么多钱吗? ’一开始,连事务民警都不相信。 随后,警方对余氏等4人进行跟踪搜查,确认有重大嫌疑后将其逮捕,并拦截了犯罪电脑、账簿和交易记录。 通过对余氏等承包业务的qq群的调查,警方目前掌握了全国22个省市2000多人进行有偿删改的事实,非法经营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逮捕了10人,网络上正在追捕5人。
负责此次事件的蕲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队长骆中胜表示,这些所谓的网络公关qq群背后,都是一条致密的地下优势链,链条上主要是“承担工作”的网络公关、“中间人”的删帖。
一般来说,一些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分包”将删改任务交给“删改中介”,中介承接工作后,请“管理人”协助删改。 “管理者”是链条的末端,是网站管理者、网络论坛主持人或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黑客。 投稿后,投稿中介和“管理者”通常分为2、8部分。
根据嫌疑人的口供,删改是根据网站类型和投稿热度收钱的。 “小网站的投稿,价格在100元到1000元之间,有名的网站通常在2000元到4000元之间。 ”一名嫌疑人告诉“本观点”记者,一些国家级网站收钱后会更贵,达到数万元。 “一个帖子可以浏览几个到十几个‘网络中介商’,找到可以删改的‘管理员’。 每次转手,中介都会加200元到300元的“手续费”。 ”
26岁的余某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非常喜欢计算机技术。 他从2010年开始在网上接受工作,作为黑客技术和中介帮助他人删改。 到事发时为止,盈利780多万元,买了奔驰车,在郡繁华街买了豪宅。
“全国每年该产业规模亿元,员工万人。 ”他的同伴李先生告诉记者,从事删节工作的不仅有大学生、教师、医生,甚至还有公务员、警察,“我两年赚了15万元,行内一定很少吧。”
某县级领导以3.8万元的价格进行了删改
巨大的优势链背后有旺盛的“黑色”诉求,谁是优势链最顶级的顾客?
警方获得的嫌疑人删改资料中有桃色信息“官员包庇情妇,写保证书”,有“全国最牛检察长的豪车、高级住宅”等贪污相关人员的网络投稿。
警方在仔细审查嫌疑人的电脑文件时,发现了“山西某县县委书记”的excel文件。 该备注在年2月13日的文件中,有52份删改记录,已确定分别写有删改互联网地址和价格,1份删改价格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52份删改记录合计金额超过3.8万元。
据嫌疑人供述,许多机构密切注视网络舆论,一有负面信息立即联系网站删除。 这形成了庞大的隐性诉求市场,许多公关企业和个人都瞄准了这一诉求,扮演着“掌权者”的角色,提供删改服务。
检举的官员的投稿属于要点删除对象。 据李姓介绍,“表哥”扬·达尔杰被捕前,网上大量举报,不少同行删除了这些帖子。 “特别是在大学108年级之后,掀起了网络举报的热潮。 当时,我们的《生意》很受欢迎,总是忙到凌晨,很忙。 ”
公司也是删改的大顾客。 根据嫌疑人的供述,很多公司,特别是有点名气的企业正在申诉。 从记者获得的某嫌疑人资料中发现,有许多关于来自论坛社区、发帖吧和信息发布台的公司的负面新闻被要求删除。
民警翁常州告诉记者,上市公司是删改要点客户。 每年“315”面前,删改企业的相关订单迟迟不到,主要涉及人们关心的环境保护、食品、住宅、医药等方面。
另外,小明星、演员或者普通人发现自己的负面消息后,要求删帖也很爽。 其他嫌疑人说:“隐私、裸体照片、成名前的照片、视频等,都是他们要求删除的要点的复印件。”
抓住顾客急于投稿的心理,投稿人用左手投稿或用右手发新闻,以获得持续的删除费用。 李先生表示,一些同行在海外租用服务器,开设几十个类似的小网站,发布负面信息,并在网站上保留联系方式。 有人删除了他网站上的某个帖子后,他收到钱后把帖子陆续发到其他网站,赚了二道、三道的钱。
要打击有偿删改,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
年9月,最高法、最高检察厅联合下达司法解释,确定有偿删改为违法经营罪。 今年年初,国家互联网事务局等四部委开始了“网络诈骗与有偿删改”专项整治工作。 相关部门多次严厉打击有偿删改等网络犯罪。 但是,每次打击后,有偿删改的帖子往往会在稍有收敛之后出现沉渣。
解决相关案件的困难之一是警方难以固定证据。 翁常州表示,司法解释出来后,余某等从计算机中删除了多份以前的业务记录,使案件侦查陷入困境。 另外,网络删改的交易经常经由多家中介进行转卖,彼此不保存联系方法。 长链的交易行为和几乎“无痕迹”的交易新闻,使民警的搜查变得非常困难。
另外,由于少数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警察在异地收集犯罪证据时遇到了很多障碍。 蕲春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该案所有批量交易均通过新型互联网金融公司转账,民警在寻找相关证据和线索时,因公司所在地公安机关不太配合,多次干扰侦查工作。
另外,更大的困难是法律的背离。 一位法学专家表示,司法解释未充分确定网络删改的诉方、执行者、中介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获取灰色利益而参与,但未受到法律制裁。
清华大学网络传播学教授沈阳表示,要彻底消除有偿删改的优势链和繁殖土壤,需要更完善的系统法律法规,严惩有偿删改等网络犯罪,约束网络管理部门、网络权力 对恶意诬告诽谤作假的新闻,建立完善的机制,建立合法正规的删除手续和投诉途径。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删帖黑色产业链规模上亿 工作人员4年净赚780万”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