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81字,读完约6分钟

经记者李娜在成都

基金老鼠仓

“老鼠仓”——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始终围绕着中国基金业。

2009年12月9日,王先生(化名)一大早来到招商银行某营业部回购所有所持股票型基金。 在

msn上,刊登了小王回购基金最初目的的一行文字。 原来王先生积分持有的两个基金在牛年遭遇掌门人的变故。 6月底,王先生在浏览基金网站时发现,自己所持有的基金经理已调任专家成为投资经理。10月,王先生的另一只基金在深圳证券监督局的突击检查中被发现“老鼠仓”。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为什么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手来管理有钱人的钱呢? 普通投资者应该让初学者带练兵来吗? 高薪基金经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的血汗做垫脚石? “老鼠仓事件爆发以来,王先生多次愤怒地打电话向这两家基金企业提问。

也许,王先生遇到的事件只是偶然; 他的运气可能真的很差。 但是,如果在一次抽样检查中,抓到了三只“硕鼠”,那么现在几百只基金、几百只专家一对多的产品中,有多少“硕鼠”呢? 谁能保证在公募基金和专家共享同一个股票池的时候,基金经理不会“偷”几只股票,让家族和亲戚安静地建仓? 谁会不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好处? 不会被“老鼠”偷吗?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公开募集,专家共享一个研究平台

目前,许多具有专家资格的基金企业与公开募集基金共享同一个股票池,但在投资决策时公开募集业务和防火墙。 另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在对基金企业的专家业务进行实地调查后,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于在基金企业的研究平台上发现服务于公募和专家两条产品线的股票池,部分企业的专家部共享公募基金和股票池,但 另一个是在拟根据公募股池进行适当扩张的投资决策过程中,一家企业严格划分了公募和专家,但其他企业在投票会统一决定的前提下,与本公司产品进行了一些微调。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一家基金企业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在投资决策会议上,专家和公募者经常交流。 例如早会、当天收盘价后的会议等。 话题包括对市场的看法、领域、股票之间的交流等。 但是,在下单时,由于专家和公募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所以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也就是说设置了防火墙。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上海市某基金企业的专家销售员表示,比较而言,专家业务一对一基本不受“双十”投资的制约,自由度较大。 专家的一对多业务必须受“双十”协定的约束。 更重要的是同一只股票,公募基金和专家不能在同一天进行反向操作。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同一天买或卖,但不能买或卖。 否则,上司会介入检查。 只有这样的限制,专家和公募才能保持独立的投资性吗?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精兵良陆续成为私兵

专家业务是基金企业业务中不断扩大中的新蛋糕。 定位于绝对收益率,需要有相当丰富投资经验的老手。 对基金企业来说,各基金竞相上马专攻专家业务,现在是上马做企业品牌广告的好机会。 因此,基金企业精兵强相继被提拔或任命为专家部门肩负重任。 剩下的空不足的大多数由没有什么经验的新兵接手。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从基金企业专家投研团队的人员配置名单来看,这是业内家喻户晓的名字,家喻户晓的面孔。 广发基金专家队由副总经理朱平担任易方达专家队由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肖坚担任; 银施罗德的专家赵枫是明星基金经理博时基金专家部总监董良泓、南方基金专家投资总监吕一凡、工银瑞信专家投资总监戴勇毅和副总教练何肖颉等都是公募基金经理出身。 今年从华安中小盘中成长卸任的刘光华也成为了专家的投资目的地。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除了这些昔日的明星基金经理外,专家一对多降级,大力吸纳基金经理助理出身的人才,基金企业作为要点培养的经理助理被挖掘出来, 不难想象公募基金的人才资源被“掠夺”空,基金经理严重不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门外汉担任基金经理的助理,被委以没有投资经验的“被轻视”的重任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投资者的好处由谁来保护呢?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老鼠仓背后的信任危机

易购基金研究中心,从投资理念、产品设计等方面来看,“一对多”与公募基金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两者实际上相差甚远。 指出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基金企业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仍然是公募基金,如果公募和专家双方对市场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就会相互产生博弈和妥协,“一对多”基金基金 公募基金经理迫于业绩排名压力的战略趋同现象,可以说在公募和“一对多”之间也无法消除。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知名财经评论家皮海洲对此发表了评论,他认为一对多极有可能成为“老鼠仓”。 在他看来,一对多的产品可以定制,但不能公募基金; 由于专家一对多的普遍规模较小,基金企业更加重视业绩的提高,这与一对多顾客的利益是共通的,有望实现双赢; 一对多不需要像公募基金那样承担稳定的责任。 另外,由于一对多和公募基金血浓于水的关系,一对多产品要想更好地盈利,基金企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输送。 上海某基金企业员工个人表示,专家与企业公募工作之间的利润输送问题暂时还难以应对。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老鼠仓”的表象是,几个基金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偷”几只股票,从中获利,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上述投资者王先生在经历了“老鼠仓”和公转我的双重压迫后,最终选择离开基金。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购买的其他基金中是否有“老鼠仓”。 或者是自己看好的基金经理,过几天又会成为一对多专家的业务经理。 他不希望自己的血税成为资金输送利润的筹码,投资者对资金投资失去信心,资金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 这是“老鼠仓”对基金大厦最大的祸害,也是基金业最大的悲哀。

“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来源:经济之声

标题:“2009老鼠仓暴露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偷”股票”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1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