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移动‘传销’产业链,据不自然专家称300亿元收购,铁通“已是深秋”

中国铁通将成为历史。

最近,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收购中国铁通集团有限企业。 收购对价为人民币318.8亿元,最终对价按照收购协议书中载明的价格调整机制调整。 另外,如果移动铁通,铁通的净债务将约为23.4亿元。

铁通目前是移动母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移动并购铁通实现将后者纳入上市资产,将固网宽带业务纳入上市主体。

易观智库电信领域解体师朱大林认为,此次中国移动收购铁通,将彻底结束此前的合并。 此前,铁通被纳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但没有成为中国移动上市公司的一部分。 这次收购将完成初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此次收购的对价将根据价格调整机制进行调整,但价格调整金额不会超过人民币10亿元。 最终对价不会超过人民币328.8亿元,对价由移动铁通在交割日支付给铁通。 移动铁通收购的目标资产和业务评估日账面资产总额约531亿元,负债总额约231.4亿元,其中净负债约23.4亿元,净资产约299.6亿元。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根据收购合同的约定,移动铁通收购铁通的若干资产、业务及相关负债,接受相关工作人员。 其中,收购的资产和业务约9.9万皮长公里的全国骨干互联网、约182.2万皮长公里的城市光缆、约2471万个ipv4地址资源、房屋1814件和土地685件(部分产权不明确的房屋和土地不被收购)、 包括约1198万的固网宽带客户和约1829万的固话客户,其中包括1388万以前流传的固话,另外,铁通约有4.7万有固网运营经验的工作人员。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本报记者马燕

移动将成为所有业务运营商

铁通互联网资源的价值

收购完成后,中国铁通将成为历史。

铁通前身是铁路通信报纸有限责任企业,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国有大型基础电信运营公司,总资产136亿元,注册资本103亿元。

2004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铁通企业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管理,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企业,其主要业务年增长率超过35%,固定电话客户年增长率超过40%,宽带客户年增长率超过300%,

铁通于2008年正式合并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成为其全资附属企业,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分企业,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运营。 铁通多年从事固网电信运营,拥有丰富的全国骨干互联网、城市光缆、ipv4地址资源、房屋和土地,拥有固网宽带的客户和固定电话的客户都超过上千人。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然而,尽管被中国移动集团接受,中国铁通却一直在中国移动系统内处于“不自然”的状况。 由于业务赤字,中国铁通没有被纳入中国移动的上市公司资产,而是作为集团子公司独立运营。

而且,合并后双方的业务整合也相当有限。 “铁通的业务以固定电话和固定宽带为首要,但也有像上海这样中国移动宁愿与上海有线合作而不愿与铁通合作的地方。 ”电信分析师曾韬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长期以来,中国移动在语音通信业务中占有特点,其一半收入来自语音收入。 “但是,随着流量业务的扩大,铁通的资源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价值。 ”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事实上,中国移动在去年12月获得了TD-LTE(4g )牌照,解除了网络固定禁令,但这个短板一直没有得到补充,在网络固定方面拖着后腿走。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宣传业务时,可以将移动、固定网、固定话合并为同一套餐,但中国移动只能为用户提供移动服务。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关于移动上市公司并购,最普遍的观点是,此次并购完成后,移动将获得固网竞争力,拓展中国移动的业务范围。 移动自己也是这样解释的。

移动在今年的中期报告中表明,考虑到企业业务战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为了快速获取固网宽带核心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企业打算收购中国铁通的资产和业务。

针对此次收购,移动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收购铁通,移动可以获得宽带牌照、相当可观的固网资产和管理经验,成为固定移动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商,受益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宽带互联网市场 另外,还可以提高运营和互联网的效率,减少和简化关联交易。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高级营销顾问王新表示,移动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固定网,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最后获得了固定网宽带业务牌照。 他说,收购中国铁通可以实现移动和固定网两方面的目标。

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比,中国移动在骨干互联网、有线宽带和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上存在着较大的短板。 在语音通信时代,这些资源还没有表明其重要性。 但是,在流量经营的时代,由于需要经由骨干互联网、有限的宽带和存储在idc上的网络拷贝资源,中国移动短板更加凸显。 因此,整合铁通的资产有利于中国移动在流量业务方面的开拓。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另一方面,各运营商全业务战术的快速发展也在积极推进。 其中,中国移动擅长个人业务,电信和联通主要攻击集团客户。 但是,目前联通和电信通过在各个方面整合各自的资源来争夺中国移动的市场,如推出“固定电话+语音”套餐抢占家庭客户市场。 这对中国移动构成强烈威胁。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一个是全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个是流量经营,这两个因素促使中国移动开始重视铁通的资源价值。 这是因为通过将铁通纳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整个业务的操作变得容易了。 对投资者来说,也可以提高投资信心。 ”曾韬说。

在他看来,中国移动历来缺乏基干互联网、有线宽带、idc,但这些资源掌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中,中国移动每年需要向这两家公司支付数百亿美元的费用来招聘资源。 而且随着4g的迅速发展,这部分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

“中国移动建设了很多基站,一个基站可以满足很多人的语音通话诉求,但不能满足流量诉求。 通信和通信以6、70%的idc和骨干资源服务30%-40%的顾客,移动以3、40%的资源服务60%-70%的顾客,会产生很多问题。 ”曾韬指出。

虽然收购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劣势,但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耗资数千亿元进行骨干互联网、idc建设,目前已占特点。 中国移动也开展过固网宽带业务,但在建设规模、客户数量、业务收入等方面远远不及对方。 因此,中国移动必须加大马力自建互联网,整合铁通资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在顾客和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需要整合移动和固网产品,提供多网合一的捆绑服务以维持arpu值,降低离网率,在业务形态上更加全面。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表示,基于业务短板,中国移动制定了清晰的“全业务”战术,转型为固定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商。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在行动中,今年8月,中国移动启动了大规模光纤电缆产品采购计划。 2009年中国3g卡发行以来,中国移动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光纤买家。 此次光缆集中招标,光纤总根数达到9452万芯公里,光缆总根数达到9821万芯公里。

据业界介绍,该采购计划刷新了中国移动去年创造的光纤采购历史记录。 去年,中国移动聚集了6000多万芯光纤,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年算上省内诉求,中国移动光纤购买诉求轻松突破1亿芯公里,占全球诉求的30%。

铁通的价值会下降吗?

收购“三秋落后”

但是,对于这次收购,业界也有不同的观点。 独立电信分解师付亮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铁通现在并入中国移动上市公司太晚了。

付亮表示,2008年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集团时,表面上看,三家运营商从此都是全业务运营商,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层面展开竞争,但固网牌照只在中国铁通内部被采用,与中国移动集团上市企业

年12月,在4g牌照发放之前,中国移动获得了全集团运营固定网的资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骨干运营商发放了td-lte标准的4g牌照,并向中国移动发放了固定网牌照。 据媒体报道,“预示着今后移动将能够运营固定电话移动机的宽带业务。” 此时,铁通已经被并入中国移动集团五年了。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同时,2009年12月分,也有经国资委和铁道部申请,国务院批准,铁通将铁路通信业务、人员移交铁道部的情节。 铁路通信专网剥离后,铁通继续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从事公众通信业务。 这意味着铁通有价值的资产没有了,中国的移动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付亮表示,在这几年的等待中,铁通资产的实际价值已经被降级,员工流失也很严重,中国移动改变固网骨干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少。 对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移动上市企业、员工来说,也是“三秋落后”。

但他也承认固网业务与移动业务融合,形成协同效应,这也是中国移动对手竞争的重要手段,铁通运营资产纳入上市公司后,无疑将促进中国移动。 “但是,这向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强势的中国移动利用价格补贴强力进军固网宽带和固网移动融合市场,该怎么办? ”付亮问。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中金研报报道,在中国移动的企业品牌下,利用移动业务行业的领先特性,企业固网宽带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但中银国际研究报称,铁通的年收入和利息税摊销前利润分别相当于中国移动的3.6%和3.5%。 由于铁通在收益、收益、互联网容量方面规模有限,中国移动短期内不会对铁通企业的收购产生较大影响。

报酬价格的追加可能会成为问题。 因为铁通有47000名员工,占中国移动479000名员工总数(包括全职员工和外包员工)的10%左右。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铁通固定话业务整合可能有助于中国移动成为全服务(固定话和移动)运营商,提高中国移动和铁通光纤互联网的整体利用率。 但是,为了全面利用铁通的固定电话设施,翻修和整合互联网可能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 铁通99000公里的光纤互联网约占全国光纤互联网总长的0.42%,其1198万户固定电话宽带客户基数占全国固定电话宽带市场的5.7%。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中银国际研究报称,中国移动的首要挑战仍然是其他第一大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潜在合作。 与中国移动主要竞争对手的互联网共享与合作可能会改变市场结构,严重损害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覆盖领域的领先地位。

联通电信抱团

平衡移动

正是中国移动最大的两大同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开展了互联网建设行业的深入合作,共享资源推动着4g的快速发展。

进入后4g时代,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已从三国站立,并逐渐向电信联通的“抱团取暖”“联吴抗曹”转型。 这在通信行业看来并不意外,但两个基站的数量本来就不及移动百万级,需要以“曲线救国”的形式拯救局面。

4g时代,三大通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在互联网覆盖方面,截至9月底,中国移动已建成100万个4g基站,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截至今年年底的4g基站建设目标分别为46万个和50万个。 其顾客数量远远大于两家公司之和。

日前,电信、联通首先在4g通信网络共享方面扩大了合作。 中国联通11月发行红标,要求与中国电信实行互联网资源共享。 文件确定开展中国电信和互联网建设行业的合作,为此,双方集团企业决定成立集团、省、市三级事业集团,建立完善的联合事业机制。 两家企业既然已经决定成立集团、省、市三级员工集团,就证明了双方这次的合作带动了真格。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联通和电信在4g通信网络方面采用全球通用的fdd-lte,只是两家公司使用的频带不同,资源共享意味着两家运营商的客户在己方互联网无法很好覆盖时可以使用对方的4g通信网络。

“从技术上讲,这完全可以实现。 但是,还需要做一些工作,使这个运营商的基站资源能够连接到另一个运营商的核心互联网上。 ”运营商的内幕告诉记者。

对这两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好地建设互联网,需要提高质量水平,增加基站数量。 双方拿出资源进行共享,是很普通的拥抱供暖行为。 ”通信专家项立刚说。

最近,双方又在终端行业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发表了《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

其实,“六模网通”已经不是新名词了。 它首次提出是在7月份的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上,当时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决定,顺应趋势,开放合作,全面支持双卡6模式的网络通信手机。

在此之前,中国联通在双4g (四极模式、fdd、tdd、wcdma、gsm )、中国移动在五极模式)四极模式中都不包含td-scdma。 中国电信倡导的6模式网通

六西格玛模式是指gsm、cdma、td-scdma、wcdma、td-lte和fdd-lte。 也就是说,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g、3g、4g。 因此,最直观的结果是,客户在购买手机时无需考虑运营商是否支持。

真正受益最大的是中国电信。 由于cdma芯片由高通主导,价格高,专利许可证高,国际上使用cdma互联网的运营商很少,终端制造商不想使用。 结果,通信版的手机种类少,发售时间变晚了。 特别是在3g时代,顾客甚至流行“一进入电信就深如大海,从此手机难买”的说法。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为此,中国电信不遗余力地推进了整个六模式网络通信。 据媒体报道,中国电信冷酷地表示:“如果与中国电信合作的终端公司不按公开版的6模式手机,只按所谓的双4g和5模式手机,中国电信将削弱所给予的终端补贴和佣金政策,或采取更激进的措施。”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六模全网络通”对中国电信非常重要,对中国联通有什么意义?

拆解显示,另一方面,整个六模式网络通信本来也包括中国联通的2g、3g、4g,但更重要的是,两家运营商更换业主后,双方的合作明显更加紧密。 请不要忘记。 当时,提出6模式网通整体的,是现任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 无论是电信还是中国联通,在终端产业链方面,与中国移动单打独斗都不占特点。 因此,双方“拥抱取暖”也是有道理的。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关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4g快速发展方面的深入合作,高层已经达成共识,但被认为在落地执行层面也很重要。 据报道,去年10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宣布将合资设立cdn企业,但此后毫无进展,两家运营商在合资企业控制权问题上存在分歧。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目前两家运营商共享资源推进4g建设,但仍处于竞争关系,如何放手给各省市及县级企业,可能需要在两家运营商的集团层面详细考虑。

关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频繁合作,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顾客。

另外,在12月14日的终端合作大会上,中国移动推出了自己的终端战术,将大力推动tdd/fdd融合的快速发展,共同产业伙伴将支持5模式13频率终端。 以前,中国移动要求合作伙伴终端支持5模式10频率,中国移动集团副总裁李慧镝表示,今后将以价格为基础,特别是中高端将支持5模式13频率。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李慧镝表示,中国移动将迅速发展4g客户,全年4g客户达到5亿户,终端销量达到3亿3000万台,其中4g手机的70%以上。

在网络建设方面,李慧镝表示,年中国移动已经完成100万个4g基站,4g三期建设已经完全完成,在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提高。 volte已经在多省市商用。 关于明年的快速发展计划,他表示,今年是巩固中国移动特点的关键期,移动有望加强volte的商用,在年内实现互联网商用。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预计明年将是4g迅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合作更加激烈和加深的一年。

共同共享是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注释[/s2/]

■马燕

随着4g的迅速发展、“增值税”以及营销费用的削减,顾客的增长达到了顶点。 今年的电信收入也整体呈下跌趋势。

《中国电信领域快速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中国电信领域收入和业务总量增速长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重要窗口机遇期,在以往流传的业务结构中,流量业务长期面临着量入为出的收入失衡。

截至今年11月,三大运营商公布了今年前九个月的业绩。 移动和通信增长了一位数,联通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压在三大运营商肩头的巨石。

运营商的快速发展红利已经消失了。 市场红利、人口红利、技术红利越来越少。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逐渐饱和。

此外,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三次表态,对国内落后的通信服务提出批评,要求运营商加快网速,降低资费。

于是,中国移动宣布今年将向中高层员工降薪,一时三家运营商感到不安。 10月运营商发布了“不杜绝流量”的新政。

“流量挤过”门又引发了舆论滔滔的压力。

运营商的外部环境真的不乐观。

通信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技术主导的产业,有了新的技术,才能产生新产品、新的产业链,进而刺激和创造顾客的新诉求。 5g建设的迅速发展已经提上了运营商的议事日程,但纵观整个通信领域,也缺乏促进产业进步的新技术,运营商们也很困惑。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虽然三大运营商都有各自的拳头产品和忠实的受众群体。 但实际上,属于中央企业的三家运营商,其出身也注定了资源同质化不会轻易改变。 去年,中国铁塔正式成立,其首要功能是基站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为三家公司的运营提供了服务。 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未来互联网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分享是职业生涯的必然选择。

其实,海外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共享非常普遍,包括基站共享、频段共享、甚至计费系统共享。 这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恶性竞争,促进领域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

正如中国移动表示将与联通和电信合作一样,“有利于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顾客。 ”

:李语涵考核:刘小英终审:涂劲军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不自然 专家称300亿元并购铁通“已晚三秋””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