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夏冰经吴悦
银行卡在自己手上,但是钱被偷了。 虽然这边的“电信诈骗”经常出现在热卖图上,但是那边的“银行卡盗刷”也同样防不胜防。
据央视《焦点访谈》12月6日晚报道,日前,江苏宿迁等地警方破获多起新型银行卡盗窃案。 警方发现这是偷银行卡的新方法。 不法分子改造pos机盗取卡号和密码进行盗刷,损害了群众财产。 这样的犯罪方法有十发秘密,很难察觉,所以普通客户不太容易防范。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详细分析了该事件的过程,观察到销售点机制造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操作,给了犯罪分子可以乘坐的机器。 那么,对于由此造成的损失,受害者该如何维权呢? 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被央行处罚后,监管部门是否可以原本就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大考核监管力度?
事件:处理300台以上pos机的疯狂盗刷犯罪
据央视上述报道,今年3月1日至6日,江苏省宿迁市警方陆续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银行卡被盗。 根据警方的调查,短短6天内,8起盗窃案的涉案金额为62万多人。 经调查,洪某嫌疑人在瑞银信、乐富、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了300多台pos机,用于盗取卡号和密码进行盗刷。
警方通报称,经侦查,逮捕洪某、贡某等16名嫌疑人,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案件涉及全国18个省市共计200多件。 其中,最多一次偷了91万元人民币。
那么,为什么罪犯经常可以得手呢?
办公人员分解后,之所以可以利用pos机犯罪,首先是一些厂家生产的pos机存在技术缺陷,根据pos机安全规范的要求,pos机应该被分解机立即破坏。 但是,在本案中,嫌疑人小杰、里约某购买的联合e550型pos机没有这个功能。
虽然没有遵守pos机这个第一关口,但是如果采用后续的pos机开展收据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法防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银行卡被盗”的问题。 但是,在中央电视台明确的本案中,“特约店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登记加入,经营pos机业务。 加入前,第三方领取机构对特约商户必须严格审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较为有效的身份证件等”的硬性规定,形同虚设。
据警方通报,在被逮捕的嫌疑人洪某的电脑中,发现有很多带身份证的照片。 这些是他花钱买的用来办理销售点机的。
关于这些事件,《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最初联系了卡拉方面。 该公司向记者表示,在300多台相关终端中,卡拉一台,累计交易114笔,均为100元以下小额借记卡交易,相关金额9420.6元,占相关金额60多万人的不到0.1%,发生新闻泄露,
拉卡拉方面表示,在本案中,该企业不是用于罪犯转移资金的通道,而是用于测试银行密码的准确性。 这件事发生后,拉卡拉也率先关闭了与终端相关的银行卡交易功能,另外,这家企业也将与商户相关的情况列入了企业黑名单。 然后向中国银联风险新闻共享系统提交黑名单,防止该商户变脸重新进入网络。 卡拉表示,相关情况已向监管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暴露:盗取银行卡以掩盖灰色优势链
那么,在上述案件中这些pos是怎么得到的呢?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通过对行业“潜规则”略知一二的人瞥见了一扇门。
“虚假加入多由pos机代理商进行。 ’吴华(化名)在上海设立了文化用品礼品企业。 目前为止,她通过销售点机代理店安装过两台销售点机。 通过她过去接触过的代理商,她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我以前做过正常的店铺,提供资料,向第三方支付企业申请了pos机业务,但送资料审核由于各种原因不合格,第三方支付企业会让你反复补充资料。 但是,通过了一些非正常方法的代理商可以轻松地审查资料并通过稿件。 ”
吴华告诉记者,这些第三方办理支付pos机业务的代理商,原本安装一台pos机就可以赚200元,在这些大代理商下面有很多代理商,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商户开户才能盈利。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严格的限制标准,很多普通商店申请pos机并不容易。 因此,许多代理商为了扩大商户,将协助其他商户名义申请入户。 “对普通通过银联渠道的pos机进行审查至少需要10天左右。 非普通途径的pos机的审查中,也有当天出机器的。 ”
据记者观察,目前我国可采用销售点设备领取银行卡分为银行系统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实名制管理的要求下,龚氏等特约商户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保登记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较为有效的身份证件等
但是,许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忽视了这种硬性要求,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几个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300台以上pos机犯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根据规定,对实体特约店,第三方收据机关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收据业务。 洪某常住深圳,他经营的300多台pos机虚假注册地址遍布山东、河南、湖北等10多个省份,为全国广泛采用。
根据规定,上述虚假店铺加入、违反pos机的区际聘用等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责令第三方支付机构纠正,应处以1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
在采访中,上海某第三方支付企业高层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一旦发生这种盗窃行为,商户一定有责任。 因为第三方支付企业要求商户验证商户的要素,所以通常会验证身份证、银行卡预约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密码、芯片卡等要素。 一件支付金额越大,验证要素就越多。 ”
他对记者表示:“销售点机作为银行卡支付的工具,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 支付企业无论通过代理商还是自营都必须完成一系列要素的验证,除此之外,对商户的考核也必须严格。 支付企业向商户提供的支付渠道基于真正的贸易和持卡人的真正意愿两个方面。 在上面的例子中,一些支付企业没有履行这两个基本责任。 ”
后续:有必要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
如果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向第三方支付企业违规操作,如加入这种虚假商店、跨地区采用违反pos机等,其次是银行关闭,由于没有按照规定关闭降级交易渠道,最终犯罪分子可以顺利通过。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若干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发卡银行、收款机构在年底前关闭金融ic卡、pos机等网上渠道的所有降级交易。 但是,在本案中,银行方面也有管理上的漏洞,这个要求没有被执行。
在本案中,据称里约某嫌疑人用老式电话pos机盗窃了150多万元。 它涉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广东华兴银行,这6家银行都没有关闭降级交易渠道。
通过以上事件和拆解,我们发现,第三方支付作为新的支付机构,代表性的支付方式更为方便,但也更容易出现错误。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其背后隐藏的刑事风险也日益凸显。 第三方支付系统的一点不完善,如果被犯罪分子利用,就会损害顾客的利益,有时也会导致地区性的金融问题。
事实上,从年初至今,央行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整治力度,一方面开展了支付机构准备金风险和机构间清算工作的整治,严格了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加大了违规处罚。 另一方面,开展无执照经营支付业务的整顿。 数据显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短短半年间,央行注销了4家支付企业的业务牌照,累计向7家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以上。 从今年1月到10月,被央行开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22家。
那么,如何防止这种新的犯罪手段呢? 发生这种盗窃行为后,相关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承担刑罚责任吗? 的客户,受害者应该如何维权?
对此,互联网金融业资深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飒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指出,相关支付机构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支付机构没有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知道他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并没有帮助。
其次,相关支付机构应当在过错范围内,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类型是侵权责任。 就侵权责任而言,支付机构根据责任大小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受害者的维权问题,肖飒指出受害者必须提交证据。 例如,有第三方支付时的协议、资金转移的说明、刑事判决书等可以说明事实的资料。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肖飒律师一方面建议加强支付知识的学习,了解支付规定和政策。 另一方面,不要贪图便宜。 我不参加非法的金融活动。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央视曝光宿迁POS机盗刷案 揭秘背后的灰色好处链”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