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元需要多长时间? 住在上海的13岁女孩小苏(假名)仅仅“支持”了两个月! 最近,以学习为理由,小苏(化名)用妈妈的手机偷偷奖励了喜欢的网络主播,两个月花了25万元。
没有翅膀,银行卡里损失了25万元的巨款
年中3(1月30日,住在上海的孙先生打开了微信支付功能,突然发现自己钱包里少了2万元。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手机被黑客入侵,钱被偷了。 谁调查了微信支付上绑定的银行卡余额才感到吃惊。 自己25万元的血税也是“不翼而飞”的。
孙先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微信支付的支出明细,发现从去年12月25日开始,自己的钱陆续通过微信支付的方法交给了“腾讯企业”。
通过孙先生曝光的微信支付明细,确定收款人也标记为“腾讯企业”,每天平均有2、3次交易。 一次支出各不相同,最多一次的金额竟然达到9500元,支出最少的金额也是121元。
奖励播音员13岁的女儿2月输了25万元
为什么要把钱交给“腾讯企业”? 孙先生夫妇想了很多。 然后,对于13岁女儿异常的样子,孙先生开始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女儿。
被父母追问后,13岁的小苏不得不承认自己最后偷了父母的手机,用腾讯大量购买“k币”奖励了一位叫“杨光”的男主播,还给了男主播的qq粉丝们什么红包
25万元的巨款被女儿悄悄地送给播音员,孙先生实在无法理解。
孙先生对记者说:“两个多月来,我没有从银行收到邮件提示。 可能是被孩子删除了。 ”。 孙先生推测,是一位名叫“杨光”的播音员偷偷教女儿“瞒天过海”的方法。
事件发生后,孙先生不是骂孩子,而是想坐下来和孩子平静地谈谈,但孩子的态度让孙先生很不高兴。 “孩子现在也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但我不想说他们至今为止讲了什么样的文案。 谁给她颁奖的? ”
孙先生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课间玩手机,认为这是学习以外的放松娱乐,并没有禁止,但没想到孩子用自己的血税“疯狂”打男主播。
记者调查:当面向“师生关系”寻求奖赏
记者打开这个APP,发现这是以歌曲为第一副本的直播软件。 两个主播还可以进行“连麦点球”,输了的一个主播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所以这也促进了主播之间“粉丝之争”、“K币之争”的竞争。
记者在APP上发现了这位男播音员“杨光”。 这位男主播平时的直播文案以歌曲为主,记者在APP栏左侧的“贡献排行榜”上也看到了小苏的名字。 当记者发现“杨光”时,他正在直播,在直播中直接开口向粉丝索要各种礼物。
记者介绍,网名“杨光”的男主播和小苏是虚拟的“师徒关系”。 但是,这种师徒关系不是空喊着“主人”就能处理的,需要送两架“飞机”。 一架“飞机”需要消耗6666“k币”,也就是666.6元,这两架“飞机”将消耗1300多元。
据统计,苏姗向男主播“杨光”总共消费了21万多人民币,还向qq粉丝群体发了4万多红包,共计消费了25万多人民币。
父母要求巨款,成了难题
我听说孙先生和丈夫没有每个月给小苏定额的零花钱,小苏缺钱就去找父母,但没有过分要求。 孙先生说:“孩子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平时也很听话。 我们工作很忙,但可以说对孩子的关心从来没有被忽视过。 发生了这样的事件,我们很震惊。”
在消失的25万元之前,孙先生夫妇最终决定报警。
记者从上海市松江分局泗泾派出所获悉,苏先生和母亲确实于去年2月3日向该派出所报案。
随后,警方表示,苏在“全民卡拉ok”直播平台上向男主播赠送了礼物,但在此期间未发生任何欺诈行为,因此公安机关未受理此案。 如果不诈骗的话,公安机关无法受理,25万元的巨款能否追回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律师招聘:可以认定无效
日前,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律师郑洪涛。 洪涛认为这种事确实不是刑事案件,而是自发的民事行为,应该通过民事途径处理。
此外,郑洪涛还向记者解释说,苏先生未满16岁,仍是限制行为的能力者,其行为目前远远超出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法律予以无效认定。 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发生同样的事情,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而进行的巨额费用可以收回。 小苏的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以把像小苏那样支付报酬的行为认定为“无效”,收回这笔“巨款”。
洪涛还强调,对未成年人的钱财管理,监护人应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 例如,巨款、银行卡密码、微信支付密码等,尽量不给孩子控制的机会。
信息很多
偷偷花父母血汗钱的熊孩子还有很多
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为了讨好自己喜欢的主播,偷了母亲的手机充钱买了高价的虚拟物品,发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 直播平台确认后,确认小林的账号最近有相应的购买记录,全额退款。
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浙江丽水的14岁男孩小明(化名)请5名游戏主播玩手机游戏,共消费3万多元。 小明说,因为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管理他,所以他总是只能一个人玩。 “只有游戏能让我开心。 ”
专家表示,父母应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空,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在让孩子玩手机时也要理财。 另外,目前银行在打击电信诈骗时,出台了全天候转账收款给他人的规定,奖励主播不也可以设立同样的缓冲机制吗? 现实中,不排除部分报酬是一时冲动,赋予“后悔权”可以减少一点麻烦。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13岁少女打赏主播俩月败光25万!报警后无法立案”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