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丽从上海《每日经济信息》得到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最高超过10,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总额与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通常被视为泡沫区。 这个指标对于衡量房价是否处于居民收入支撑的合理水平是最重要的。 6个城市的房价收入稍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厦门、杭州,这6个城市的房价收入稍高。 房价应该合理下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在这份“中国房价收入比研究:房价下跌,一线城市仍居高不下”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就中国一线城市纯商品住宅的房价收入比而言,2007~2008年保持15左右的水平,明显高于香港的合理平均水平,上海为11 据悉,由于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房价收入比也存在较大差异。 总体特征是经济越发达、城市地位越重要,房价收入比越高,东、中、西部呈现明显的梯度序列。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最高超过10,存在一定程度的房价泡沫。 在中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普遍偏低,几乎没有房价泡沫。 关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武汉、重庆、天津、沈阳10个城市,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2001~2007年间明显上升,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从9.55增加到13.09。 上海从6.7增加到11.25; 广州从6.49增加到12.09; 深圳从5.85增加到13.15。 虽然是近12年来首次下跌,但总体来说,易居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的房价泡沫逐渐挤出,势头良好。 预计2008年全国房价收入比将降至2004年水平,2009年将降至1997年至2003年间6.2左右的合理平均值。 ”。 报告指出,以快速发展中国家的标准衡量,目前我国房价收入基本合理,2007年较高,2008年有望下跌,2009年将持续下跌。 另外,很多城市2008年出现房价收入比下降的现象,特别是前期房价上涨较快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2008年,这些城市生活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快速上升,但由于房价稳定,房价收入比下跌。 1997年至2003年,随着我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居住面积的提高,房价的合理上涨,全国房价收入比保持6.2左右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 2003年至2007年,随着房价增长速度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价收入比明显上升,2007年达到7.44的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仍持续提高,但由于房价稳定,房价收入比明显下降为6.78。 根据易居报告,从1996~2008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房价收入比在5.5~7.5的区间内波动,其中最低的1996年为5.64,最高的2007年为7.44。 整体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的3~6倍,但与1998年世界8.4的平均值和6.4的中位数相当接近。 同时广播统计局: 3月70个城市房价比去年同期下降1.3%。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1~3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显示,1~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房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3%,降幅比1月扩大0.1个百分点, 虽然环比上涨0.2%,是去年7月以来首次回升,但反映市场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指数持续下滑。 报告显示,今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1%,达到4880亿元。 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住宅施工面积17亿870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增长率下跌。 其中,受市场诉求的吸引,尽管住宅新开工面积减少,但住宅竣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成以上。 但是,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完成的土地购买面积为474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成。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杨红旭表示,开发商很难看清中长时间的形势。 因为夺取这片土地时非常慎重。 销售情况也同样良好。 数据显示,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30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2%,销售额50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 其中,东部地区仍是拉动商品房销售的主力。 但是,反映市场整体运行状况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下降。 报告显示,今年3月的“经济指数”为94.74,比2月下降0.12点。 2008年1月以来,“经济指数”持续下跌趋势。 通过实习记者张敏媒体转载、摘录本报刊登的作品时,请注明“每日经济信息”和作者姓名。 每次预约打电话北京: 010-65072776上海: 021-61213899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6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偏高有望进一步回落”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