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石
本篇文章1626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到2020年,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这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之初,研究生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非凡历程,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级战略科技人才、领军型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教育投入1000万元,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
由428人组成的北大援鄂医疗队实现了医疗队的高治愈率、低死亡率和零感染。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有一个活跃的北大医学研究生群体,他们勇敢无畏。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大学医学的目标之一是努力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培养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
1949年,中国的研究生人数只有629人,到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300万。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发展模式和三级学位制度,基本实现了立足中国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走上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1996年,中国获得的博士学位数量超过了韩国,2000年超过了印度,2002年超过了英国和日本,2005年超过了德国,就高等教育部门的经济总量和研发支出而言,德国基本上位居世界第二。学生人数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1000万元,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而坚实的基石。
氢弹之父俞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天宫一号总体设计团队,以及在COVID-19疫苗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陈伟院士的业务骨干,都是国内自主培养的研究生。
据报道,2019年,中国139名新晋院士中,90%以上接受了研究生教育,其中近80%获得了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大力支持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高校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以上的研究生是普通项目。同时,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承担了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工程”等重大国家科研任务,产生了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重大社会科学成果。
在创业创新的潮流中,研究生勇于创新和实践,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者。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强大智能引擎。
“研究生教育改善了中国就业人口的教育结构,提高了中国学龄青年的教育水平,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教师。2019年,中国高等院校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专职教师比例为64.1%,比1990年的19.6%有显著提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1000万,这意味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反复验证和测试,用一个螺丝和一块电路板制作原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吴凡参与了两颗微纳卫星的研制。“看着我参与的叙利亚1号和2号卫星,我觉得学校建造的‘创新工程’不仅点燃了我的卫星梦,也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力量!”吴凡说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思豪介绍说,哈尔滨工业大学探索了航天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即“德才兼备、科教深度融合、车间实践创新”。近200名研究生接受了培训,80%的毕业生成为大学和航天领域研究机构的科研精英。
“研究生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研究生教育将充分发挥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生教育也将主动应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和挑战,全面实施“网络+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转型。
展望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标题:中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石
地址:http://www.jyqsh.com/kjcy/3023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email protected],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中国经济到底还能高增长多久?